[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212.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彪;劳华亮;王伟;雷希强;田慧;郭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超聚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30;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通过设置封装套件及电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电芯设置于高分子外壳内,由于高分子外壳可塑性强的特点,能够大大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可塑性,当需要把锂离子电池安装到狭小的空间时,可以适应性调整高分子外壳的形状以及大小,让高分子外壳适配待装配空间,对应的电芯的形状以及大小也可以跟随高分子外壳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充分利用待装配空间,电芯的形状以及大小可以在空间三轴方向,即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进行适应性变化,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使得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会受到狭小空间的制约,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整体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负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电池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圆柱形电池;又如,纽扣电池;又如,针型电池。现有的纽扣电池和针型电池多数都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诸多优点,备受生产商所喜爱。以蓝牙耳机领域为例,由于蓝牙耳机其产品体积微小,因此,蓝牙耳机内部设置的是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对蓝牙耳机进行供电。但不管是纽扣电池还是针型电池,其内部存储的电能都较为有限,即续航能力差,用户在使用蓝牙耳机的时候,需要经常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以此保证蓝牙耳机能够正常工作;此外,由于蓝牙耳机内部空间有限,当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安装在蓝牙耳机内部时,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的整体体积都为受到蓝牙耳机本身内部空间的限制,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由于其结构特点,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的形状都无法进行变化,即由于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的形状无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导致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安装在蓝牙耳机内部时,会受到蓝牙耳机内部空间较大的制约,这一限制都会极大限制了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的体积,导致蓝牙耳机内部只能安装体积微小的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体积微小的纽扣电池或者针型电池本身存储的电能就极为有限;再者,对于纽扣电池来说,当蓝牙耳机内部空间狭小时,若采用软包热封工艺封装纽扣电池,后续是无法对纽扣电池收边来适应蓝牙耳机空间内部狭小的空间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的,形状能够适应性调整的,可塑性强的,不会受到狭小空间制约的以及续航能力强的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封装套件,所述封装套件包括高分子外壳、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所述输出正极和所述输出负极均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外壳上;及
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外壳内,且所述电芯分别与所述输出正极和所述输出负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外壳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顶壳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体,所述输出正极和所述输出负极均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壳为高分子树脂顶壳,所述底壳为高分子树脂底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外壳还包括封胶环边,所述封胶环边设置于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的连接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包括若干正极片、若干隔膜片和若干负极片,各所述正极片、各所述隔膜片和各所述负极片交替且层叠设置形成所述电芯,且各所述正极片均与所述输出正极连接,各所述负极片均与所述输出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超聚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超聚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