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7903.9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拓;徐晓东;李男;胡丽洁;王飞;王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8 | 分类号: | H04L1/08;H04W72/04;H04W9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张博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 传输 方法 终端 基站 | ||
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该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所述终端根据网络发送的指示信息或者配置信息,在时域上不连续的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重复发送第一业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或避免终端长时间占用空口资源,造成其他终端或者业务的传输机会减少和时延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设计主要针对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dMobile Broadband)业务的广覆盖,大速率需求及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业务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进行了充分考虑,但对于低成本,大连接的考虑相对欠缺。面向未来的更加多样的终端和使用场景的需求,比如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监控摄像头等终端类型,目前NR系统中带宽大小(100MHz)、收发天线数量(4收2发)超出了这部分终端和使用场景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NR演进方中,面向低成本、低能力终端类型的网络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该种类型的终端对网络性能指标的要求也会低于现在的智能手机等终端类型。
低成本、低能力终端类型主要是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监控摄像头等。为了控制成本,增加行业发展,其终端能力和复杂度需要小于目前NR系统定义的终端能力。比如,低成本低能力终端支持的带宽要小于目前NR系统定义的系统带宽,接收天线数会降低为2根或者1根,支持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也会降低,最大发射功率也会降低。同时为了控制维护成本,支持低成本低能力终端其对能耗的要求也要更严格,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这部分终端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可以减少或避免终端长时间占用空口资源,造成其他终端或者业务的传输机会减少和时延增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网络发送的指示信息或者配置信息,在时域上不连续的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重复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时域上不连续的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重复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步骤,包括:首次重复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其中,所述首次重复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网络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资源和/或第一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传输资源和/或第一次数,在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上向网络重复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时域上不连续的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重复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步骤,还包括:再次重复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其中,所述再次重复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包括:
基于预先获得的时间间隔和/或检测窗口,检测网络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域资源和/或第二次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时间间隔,在第二传输资源上向网络重复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首次重复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或再次重复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发送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