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器用前后对位隐藏式智能限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7736.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E01F13/04;E01F13/08;H02J7/02;H02J50/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器用 前后 对位 隐藏 智能 限位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器用前后对位隐藏式智能限位器,包括无线充电器,安装槽内设置有限位器;限位器包括翻转式的限位器A和升降式的限位器B;限位器A一侧棱通过第一铰链与安装槽上沿转动连接,安装槽内设置有气缸A;限位器B竖向嵌入在安装槽内,气缸B输出端向上插入限位器B内部与限位器B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无线发射充电器两侧设置对车辆轮胎进行限位拦截的限位器,能限制车辆的停靠位置,保证车辆底部的无线接收板与无线发射充电器的无线发射板对齐,保证充电效率;同时限位器设置为隐藏式结构嵌入地面,可通过翻转、升降等方式启动凸出,灵活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器用前后对位隐藏式智能限位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大类。无线充电、即非接触充电,原理为在地面上安装无线充电发射器,在汽车底部安装接收板。需要充电时,将汽车停到无线充电发射器上方,使得接收板与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位置对应,利用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出电磁波,接收板接收电磁波转换电流而充电。无线充电方式因为使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现有的电动汽车用地面无线发射充电器所在的停车位上缺少对车辆轮胎位置进行限位的结构,车辆停止位置多是根据司机的主观判断进行停靠,使得电动汽车的无线接收板不能做到与无线发射充电的发射板对齐,错误误差较大,正对充电传输面积减小,影响充电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器用前后对位隐藏式智能限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器用前后对位隐藏式智能限位器,包括安装在地面停车位上的无线充电器,在无线充电器一端地面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包括两种形式,分别为翻转式的限位器A和升降式的限位器B;
所述限位器A为三棱柱体结构,其中一侧棱通过第一铰链与安装槽上沿转动连接,安装槽内设置有气缸A,气缸A下端安装在安装槽内与第一铰链呈斜对角位置处,其上端的输出端插入限位器A内与限位器A内壁连接;
所述限位器B为条形结构,其竖向嵌入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内设置有气缸B,气缸B底部固定在安装槽底部内壁,其输出端向上插入限位器B内部与限位器B固定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器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检测车体停靠的感应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横跨车体两后轮胎,且无线充电器以及车体的充电接收板均以车体后轴为基准安装。
优选的,所述气缸A下端通过第二铰链与安装槽内壁转动连接,上端输出端通过第二铰链与限位器A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器A为中空结构,其朝向气缸A的一面开设有供气缸A的输出端穿过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器A所在的安装槽远离第一铰链的一侧上沿向内凸起形成对限位器A翻转角度限位的限位凸条。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器内设置有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器分别与感应传感器、气缸A或气缸B的控制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无线发射充电器两侧设置对车辆轮胎进行限位拦截的限位器,能限制车辆的停靠位置,保证车辆底部的无线接收板与无线发射充电器的无线发射板对齐,保证充电效率;同时限位器设置为隐藏式结构嵌入地面,可通过翻转、升降等方式启动凸出,灵活性强,占用空间小,不用时隐藏,不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限位器A的前翻转工作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