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7670.2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毅;上官秋和;张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7/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成像 镜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光学成像系统藉由上述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的排列,或条件式的设计,以解决现有ITS镜头的相关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安防监控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ITS至少还存在有以下缺陷:
1.现有的ITS镜头25mm焦距段像面较小,普遍为1/1.7英寸至1.1英寸;
2.现有的ITS镜头对传递函数管控不好,分辨率低;
3.现有的ITS镜头的通光普遍比较小,低照环境下,进光亮较低,拍摄图面较暗;
4.现有的ITS镜头为满足高分辨率,镜片多且复杂,导致光学总长较长;
5.现有的ITS镜头应用于红外波段时,会出现明显的离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的其一。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或平面;该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八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十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十一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十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二片。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的其一:
1.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像面较大,可支撑到1.1"的传感器;
2.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分辨率可达140线对以上,可支撑12M以上的像素;
3.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通光大(F1.4),可获得较多进光亮,画面较亮,低照效果好;
4.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在保障像质的情况下,光学总长小于95mm;
5.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在可见聚焦下切换到红外模式下,红外离焦量(IRShift)小于10μm,夜视清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一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路图。
图2a示出了实施例一中的光学成像镜头在可见光(435nm~656nm)下的离焦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