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结构及采用该天线结构的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7506.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2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燕永义;安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6;H01Q1/50;H01Q5/30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结构 采用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及采用该天线结构的终端设备,其为了现有金属边框方案所带来的技术限制,通过一种增强不同天线枝节间耦合强度的金属边框开槽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天线增益和带宽,从而进一步保证天线性能。另外,该天线结构也适用于纯金属边框或模内注塑金属边框方案的移动终端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采用该天线结构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由于其便捷的形式和强大的功能,已经成为当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不仅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如音乐,视频等娱乐及其他功能,其外形和质感也要随着当代人的审美做出相应的改变。由于其更好的质感、美观及耐用性,全面屏、纯金属及模内注塑金属边框方案已经成为现今手机市场的主流配置。
天线作为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的重要器件,其性能的优劣往往决定着一款手机设备的好坏。由于天线本身的物理特性,其辐射能力受制于天线辐射主体周围的其它金属、高介电常数和高损耗的材料。然而,现行市面上的手机朝着更大屏占比的全面屏方向发展,天线空间被一步步压缩。为了在这种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天线性能,相关研发人员往往选择利用更靠边沿的金属边框作为天线或者天线的一部分。由于金属边框牵涉到外观和制作工艺,其形状尺寸和位置不能随意改动,这样又给天线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制约。
现行移动通讯技术为2G、3G、4G并存并朝着5G技术方向发展,手机整体空间有限,这样就要求单独一个天线覆盖更多的频段。利用不同天线枝节间的电磁耦合帮助获得更大的频段带宽,已经是业内常用手段。然而,由于上文所述使用金属边框作为天线的限制,在金属边框不同的天线枝节之间往往由于距离太远或重叠面积不够大,导致电磁耦合强度不够,进而影响所设计天线的性能。尤其是在模内注塑金属边框方案中,金属边框需要做到更薄以便在其外面包覆一层塑料,更易造成不同天线枝节间耦合强度弱。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比较简单的做法有:减小金属边框之间的开槽宽度,以增近两个天线枝节之间的距离;使用额外的辅助走线,以帮助激发不同金属边框上的电磁耦合。这些虽然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会受制于工艺,并对成本和可靠性带来影响,其效果也往往不如预期。
有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及采用该天线结构的终端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及采用该天线结构的终端设备,其为了现有金属边框方案所带来的技术限制,通过一种增强不同天线枝节间耦合强度的金属边框开槽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天线增益和带宽,从而进一步保证天线性能。另外,该天线结构也适用于纯金属边框或模内注塑金属边框方案的移动终端产品。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适用于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包括:一金属边框;在所述金属边框的一侧设有一开槽部,所述开槽部两侧的金属边框分别通过一金属接地件接地后形成第一天线枝节和第二天线枝节;所述第二天线枝节与所述第一天线枝节相互电磁耦合;其中所述开槽部包括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之间在沿所述金属边框的横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如下改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槽部在沿金属边框的纵轴方向上投影呈Z字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口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槽口的宽度均位于1mm至2mm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口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槽口的宽度均为1.5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枝节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枝节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开关分别与设于所述终端设备内的多个第一分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