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7231.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智锋;夏梅;邓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膳养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14;A61P29/00;A61P39/02;A61P1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肖勇翔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阳市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脾祛湿 调理 泡浴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30份,黄柏20~30份,百部5~10份,金银花5~10份,菊花5~10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蒲公英3~5份,艾叶1~3份,甘草1~3份。本发明只需要泡浴即具有很好的疗效,一般中药熬剂都具有较大的气味和苦味,在服用时难以下咽,本发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香茅和黄柏在泡浴时健脾益气,改善脾虚体质;百部、荆芥和白芷具有消肿去水的作用;艾叶具有抗菌作用,三者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健脾祛湿。菊花和蒲公英属于寒性和凉性植物,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可以更好的健脾利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中医的观点,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后,都会经过脾胃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化到全身。如果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地运化吸收,就变成了中医上常说的“水湿”。吃进体内的食物和水能否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关键在于脾胃功能是否强健,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且“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出现疲劳的现象,水谷进入人体后不能转化成对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而是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活习惯不良、过渡依赖空调等因素,容易导致风寒湿邪入侵体内,从而使人体湿气加重。现有市面上的祛湿产品主要以代餐粉为主,食疗效果不显著,而且服用不便,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如下:
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30份,黄柏20~30份,百部5~10份,金银花5~10份,菊花5~10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蒲公英3~5份,艾叶1~3份,甘草1~3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香茅20份,黄柏20份,百部5份,金银花5份,菊花5,荆芥3份,白芷3份,蒲公英3份,艾叶1份,甘草1份。
所述香茅30份,黄柏30份,百部10份,金银花10份,菊花10,荆芥5份,白芷5份,蒲公英5份,艾叶3份,甘草3份。
所述香茅25份,黄柏25份,百部8份,金银花7份,菊花6份,荆芥4份,白芷4份,蒲公英4份,艾叶2份,甘草2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80~100℃的干燥设备中处理5~10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8~10%的臭氧气体,搅拌16~20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所述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200~30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只需要泡浴即具有很好的疗效,一般中药熬剂都具有较大的气味和苦味,在服用时难以下咽,本发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2、香茅和黄柏在泡浴时健脾益气,改善脾虚体质;百部、荆芥和白芷具有消肿去水的作用;艾叶具有抗菌作用,三者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健脾祛湿。菊花和蒲公英属于寒性和凉性植物,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可以更好的健脾利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膳养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膳养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