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6489.X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余雪飘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植县澧水韵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B07B13/04 |
代理公司: | 河北亿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2 | 代理人: | 徐冰 |
地址: | 427100 湖南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茶 机老叶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采茶机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左侧为半球形,所述外壳左侧的开口处安装有隔网,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电机相连,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刀片,刀片分为四组,每组四个,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到位于转动杆的中部,所述环形槽的内后壁固定连接有动力齿盘。该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通过在外壳上开设清理孔,使用时,联动杆带动挑杆将老叶挑起,老叶随着挑杆转出清理孔,通过清理杆顶动清理块将老叶推落到清理杆的上方,老叶顺着倾斜的清理杆滑落,这样成功的老叶从嫩芽中清理出来,不需后期再次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茶机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一次腾飞,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如今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甚至全机械化,如各类播种机、采集机等,有效的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采茶是一项古老的工作,已经承传了数千年,现在为了提高效率,茶农们开始使用采茶机进行采集,采茶机通过旋转的刀片将探入隔网内的物体切断,使其落入外壳内,这样经常有茶树的老叶与嫩芽一起被收入外壳内,到后期需要通过人工清理,降低工作效率,与初衷不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具有清理老叶的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左侧为半球形,所述外壳左侧的开口处安装有隔网,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电机相连,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刀片,刀片分为四组,每组四个,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到位于转动杆的中部,所述环形槽的内后壁固定连接有动力齿盘,动力齿盘呈环状,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八根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且角尖朝左,对应的四根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挑杆,所述挑杆与清理孔相对应,所述挑杆的外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位于挑杆的转动方向,所述活动槽远离联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弹簧,所述活动弹簧靠近联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块,所述清理块的靠近清理杆的一侧设置有光滑曲面,所述活动槽的槽底壁设置有压缩槽,所述压缩槽的槽底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顶部的后方开设有清理孔,所述清理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清理杆,清理杆靠近清理块的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外壳的内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远离联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靠近联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摩擦杆,所述摩擦杆远离活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摩擦轮。
作为优化,所述联动杆延伸到环形槽的内侧,联动杆的左侧设置有与动力齿盘相啮合的传动齿盘。
作为优化,所述挑杆位于两对固定架之间,挑杆有四对,每队八根,且均成曲线安装在联动杆上。
作为优化,所述外壳顶部的背面设置有L形缺口,所述清理孔开设在缺口内,清理孔的形状也成L形。
作为优化,所述摩擦杆与活动轴之间安装有扭簧,摩擦杆通过扭簧向右倾斜固定在外壳内。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采茶机老叶清理装置,通过在外壳上开设清理孔,使用时,联动杆带动挑杆将老叶挑起,老叶随着挑杆转出清理孔,通过清理杆顶动清理块将老叶推落到清理杆的上方,老叶顺着倾斜的清理杆滑落,这样成功的老叶从嫩芽中清理出来,不需后期再次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植县澧水韵茶叶有限公司,未经桑植县澧水韵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