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田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6466.9 | 申请日: | 2020-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卢艳琳;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G01D21/02;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气田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田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监测设备和人工检修设备,所述控制中心和监测设备电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和防爆摄像头,所述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在任一管道、采气设备和钻井设备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在任一个法兰、管道接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监测设备均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发电设备,所述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或风能发电机。通过设置振动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防爆摄像头,可以精确的将事故点位置确定至某一个确定的管道或设备,通过设置风能发电机或天阳能电池板,减小了长距离输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田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的煤和石油相比,其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减少酸雨形成,舒缓地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因此,世界各国都将气田开采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大在气田开采的投入,目前全世界目前已发现并开发的气田约26000个,探明储量142万亿立方米。
然而气田开采生产的风险较多,所需设备复杂,出现事故后一般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现有的气田管理往往依赖人工,信息化智能化较低,现代气田需要进行信息化,连续化的管理,以降低事故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田智能管理系统,对管道以及设备的泄漏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田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监测设备和人工检修设备,所述控制中心和监测设备电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和防爆摄像头,所述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在任一管道、采气设备和钻井设备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在任一个法兰、管道接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监测设备均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或风能发电机。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管道和对工作温度有要求的设备上。
优选的,所述人工检修设备为气田常规检修设备,包括扳手和电焊机。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通讯设备,所述通讯设备为防爆对讲机或防爆手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气田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设置了振动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防爆摄像头,对气田的生产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三者结合,可以精确的将事故点位置确定至某一个确定的管道或设备,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程度大大提高;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通过设置风能发电机或天阳能电池板,使得整个监控过程无需长距离输电,还更加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信道的负载均衡方法、组呼业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电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