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黄铵铁矾沉淀法的铜尾矿资源化处理耦合烟气脱硫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56231.X | 申请日: | 2020-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杰;屠依娜;田森林;赵群;石凤丽;侯志超;崔慧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96;C22B7/00;C22B47/00;C01G49/00;C04B7/2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张杨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黄铵铁矾 沉淀 尾矿 资源 处理 耦合 烟气 脱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黄铵铁矾沉淀法的铜尾矿资源化处理耦合烟气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尾矿破碎磨细后加入浆化液配成含固量为15~20wt%的尾矿浆;
S2、将烟气与氧气混合后的混合气体与S1步骤中得到的尾矿浆均匀混合,并通过添加新鲜尾矿浆的方式将pH保持在4.5~5;脱硫净化后的烟气外排,将脱硫后的浆液进行过滤,得到脱硫浆液,滤渣可作为建筑材料或水泥原料;
S3、向S2步骤得到的脱硫浆液中加入硫化铵5~6.5kg/m3,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硫化物滤渣和滤液;
S4、将S3步骤得到的滤液先加入硫酸调整pH为1.5~2.0,接着在恒温水浴下搅拌,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碳酸锰矿浆控制体系pH在1.5~2.0范围内,固液分离,实现铁、铵的分离得到黄铵铁矾沉淀,而加入的碳酸锰矿消耗硫酸调整pH的同时实现锰的浸出,得到硫酸锰溶液,所得硫酸锰溶液返回S1步骤中作为浆化液使用,使得其中锰离子能够在S3步骤中被化学沉淀分离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黄铵铁矾沉淀法的铜尾矿资源化处理耦合烟气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是按液气比为8~25L/m3,将烟气与氧气混合后的混合气体与S1步骤中得到的尾矿浆均匀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黄铵铁矾沉淀法的铜尾矿资源化处理耦合烟气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所述的恒温水浴的温度为90~130℃。
4.一种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黄铵铁矾沉淀法的铜尾矿资源化处理耦合烟气脱硫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器、浆化液罐(2)、配浆罐(3)、第一过滤器(4)、第二过滤器(5)、pH调节罐(6)、第二反应器、第三过滤器(8),所述的第一反应器的排料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过滤器(4)、第二过滤器(5)进料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过滤器(4)排液端通过第一回液管(9)与第一反应器连接,所述的浆化液罐(2)通过管道与配浆罐(3)连接,所述的配浆罐3通过管道与第一反应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器(5)排液端通过管道与pH调节罐(6)连接,所述的pH调节罐(6)通过管道与第二反应器进液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反应器排料端通过管道与第三过滤器(8)连接,第三过滤器(8)排液端通过第二回液管(10)与浆化液罐(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器包括倾斜设置的反应仓(1a),反应仓(1a)为圆柱状结构,反应仓(1a)较高一端设有的进料管设有进料阀(1b),所述的反应仓(1a)较低一端的排料口设有排料阀(1c),所述的反应仓(1a)较高一端的上部设有排气管(1d),所述的反应仓(1a)较低一端的外侧相切设置有进气管(1e),所述的排气管(1d)与第一三通阀(1f)连接,所述的第一三通阀(1f)一出气端设有外排管(1g),另一出气端与回气管(1h)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回气管(1h)设有循环风机(1i),回气管(1h)另一端与进气管(1e)侧面回气口连接,回气口两边的进气管(1e)上分别设有单向阀,所述的进气管(1e)的端部与进烟管(1j)连接,进烟管(1j)侧面设有供气管(1k),所述的反应仓(1a)较高一端设有加药器(1l),所述的反应器(1)外侧设有换热器(1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管(1k)与第二三通阀(1n)连接,第二三通阀(1n)一进气端设有氧气管(1o),另一进气端设有压缩气体管(1p)。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仓(1a)内设有pH检测器、液位检测器,进料阀(1b)、排料阀(1c)、第一三通阀(1f)、第二三通阀(1n)均为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2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梯滚轮导靴
 - 下一篇:一种防卡顿管理式自行车停车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