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输水钢管内FBE防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6063.4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宏;李世增;余学良;王伟导;石爱军;谢祥明;柳志;林江涛;黎卓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晋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2 | 分类号: | B05D7/22;B05D1/06;B05D3/02;B05D3/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薛布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输水 钢管 fbe 防腐 工艺 | ||
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大直径钢管(>DN4000mm)一般采用液体涂料喷涂而造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输水钢管内FBE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热待处理钢管;S2.得到待涂膜钢管;S3.得到加热后的钢管;S4.通过静电喷枪,均匀地将熔结粉末喷涂至S3步骤所述的加热后的钢管的表面,并进行固化;S5.自然冷却;S6.当温度降到90℃以下时,进行涂膜性能检测。本发明代替传统的油漆喷涂管道,对环境更友好,没有挥发性有害气体,管道的使用寿命为50年以上,通过阴极保护等措施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防腐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直径钢管管内FBE防腐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区域性结构输水管道主要采用水泥管道或者液体油漆喷涂钢管,水泥管道的使用寿命为30年,液体涂料喷涂管道使用寿命20年,后期的维修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油漆的使用不符合环保趋势。未来国家规划的新建项目对可再生资源的利于率在逐年提高,未来利用大口径钢质管道内FBE防腐作为输水管道是一个必然趋势。
传统的大直径钢管(>DN4000mm)材质管道一般采用液体涂料喷涂,因为防腐材料的问题,耐腐蚀性能较差,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超期服役会出现漏水甚至爆管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大直径钢管(>DN4000mm)一般采用液体涂料喷涂而造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输水钢管内FBE防腐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大直径输水钢管内FBE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热待处理钢管,并去除该光管表面杂物,得到初步处理的钢管;
S2.通过抛丸喷砂,使S1步骤得到的初步处理的钢管彻底去除表面氧化物,得到待涂膜钢管;
S3.对S2步骤得到的待涂膜钢管通过阵列式电磁感应扫描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220℃,得到加热后的钢管;
S4.通过静电喷枪,均匀地将熔结粉末喷涂至S3步骤所述的加热后的钢管的表面,并进行固化;
S5.自然冷却;
S6.当温度降到90℃以下时,进行涂膜性能检测。
S4步骤中的固化过程是:固化时间为1~1.5min,涂膜厚度300~700um。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树脂粉末熔融结合的方法,利用电磁感应扫描加热的方式将管道均匀加热,将环氧树脂粉末均匀喷涂在钢管表面,自然硫化冷却,固化后表面强度可以达到5H。本发明代替传统的油漆喷涂管道,对环境更友好,没有挥发性有害气体,管道的使用寿命为50年以上,通过阴极保护等措施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的构思是:大直径钢管(>DN4000mm)带有加筋,钢管内FBE涂层采用熔结环氧粉末涂料作为原材料,采用静电喷涂工艺涂敷环氧粉末涂料。该环氧粉末涂料为热固性涂料,由固态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多种助剂经混炼和粉碎加工而成。钢管在喷涂前先经过抛丸处理和中频预热,然后采用静电喷涂方法将涂料喷涂在加热的钢管表面上,熔融粘结在钢管表面,固化形成涂层。该涂层有对钢铁粘结力强、使用寿命长、耐阴极剥离、施工操作简单、无污染、涂层抗冲击和抗弯曲性能好、耐温性高等优点。该涂层可用于工作温度为-30-100摄氏度的钢制埋地管道或水下管道设施的外防腐。
如图1,一种大直径输水钢管内FBE防腐工艺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晋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晋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