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组合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5940.6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温以田;张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以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K36/899;A61K36/90;A61P17/00;A61K31/045;A61K31/125;A61K31/19;A61K33/04;A61K33/06;A61K33/34;A61K35/583;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5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性皮炎 组合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组合药物,包括配合使用的药粉与药水,所述的药粉包括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樟脑、冰片、荆芥、防风、艾叶、蓖麻子仁、川椒、紫皮蒜、黄柏、煅石膏、五倍子、硫磺、铜绿、白矾、胆矾、乌梢蛇、当归、川芎、白芷、红花、乳香、没药;所述的药水包括当归、独活、稀莶草、艾叶、白芷、皂角刺、威灵仙、红花、白蒺藜、浙贝母、土茯苓、米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药粉、制备药水、浸湿等步骤。本发明的组成合理,用药量少,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组合药物。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病因多为精神因素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一般表现为本病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自觉症状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本病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神经性皮炎使患者痛苦万分,甚至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使患者苦不堪言。目前常用的中药外用药剂有黑膏药剂、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涂膜剂等,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炼油熬膏加工或单纯提取中药的个别成份,药物的有效成份被破坏殆尽,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药效,无益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药材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组合药物,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组合药物,包括配合使用的药粉与药水,其中,
所述的药粉包括下述重量份的成分:白鲜皮1~2份、苦参2~3份、蛇床子2~3份、地肤子2~3份、樟脑1~2份、冰片1~2份、荆芥3~5份、防风3~5份、艾叶2~3份、蓖麻子仁1~2份、川椒3~5份、紫皮蒜3~5份、黄柏2~3份、煅石膏1~2份、五倍子1~2份、硫磺1~2份、铜绿1~2份、白矾1~2份、胆矾1~2份、乌梢蛇2~5份、当归2~5份、川芎2~5份、白芷2~3份、红花1~1.5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
所述的药水包括下述重量份的成分:当归10~20份、独活5~10份、稀莶草2~3份、艾叶1~2份、白芷2~3份、皂角刺2~5份、威灵仙1~1.5份、红花1~3份、白蒺藜2~3份、浙贝母1~2份、土茯苓2~3份、米醋50~150份。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米醋浓度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以田,未经温以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