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5746.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江;谢新征;金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原位 改性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40份粘土、6~10份羧甲基壳聚糖、4~8份粉煤灰、10~15份改性硅藻土、1~3份腐殖酸钠、0.04~0.1份甲壳素、0.5~1.5份白云石粉、3~5份果糖、20~30份活性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5份粘土、8份羧甲基壳聚糖、6份粉煤灰、12份改性硅藻土、2份腐殖酸钠、0.06份甲壳素、1份白云石粉、4份果糖、25份活性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的制备方法为:取待修复的水体底部污泥,除去砂砾、碎块,机器脱水使含水量降到30~40%,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5,加入污泥总重量4~6%的酵母膏、1~2%的硝酸钙、0.5~1%尿素,培养24~36h,再加入污泥总重量1~2%的酵母膏、0.2~0.6%的硝酸钙、0.1~0.2的尿素,培养20~30h,即得所述的活性污泥,所述活性污泥中含有土著微生物菌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的制备方法为:取待修复的水体底部污泥,除去砂砾、碎块,机器脱水使含水量降到30~40%,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5,加入污泥总重量5%的酵母膏、1.5%的硝酸钙、0.8%尿素,培养30h,再加入污泥总重量1.5%的酵母膏、0.4%的硝酸钙、0.15的尿素,培养25h,即得所述的活性污泥,所述活性污泥中含有土著微生物菌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将20~30份硅藻土、6~10份聚合氯化铝、1~2份凹凸棒土、0.5~1.5份植物秸秆粉放入球磨机中球磨1~3h,球磨后加入到高氯酸溶液中,加热至60~80℃,反应80~100min,过滤、干燥,再置于反应釜中,再加入8~12份二硬脂酰氧异丙氧基铝酸酯、30~40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干燥,即得所述的改性硅藻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将25份硅藻土、8份聚合氯化铝、1.5份凹凸棒土、1份植物秸秆粉放入球磨机中球磨2h,球磨后加入到高氯酸溶液中,加热至70℃,反应90min,过滤、干燥,再置于反应釜中,再加入10份二硬脂酰氧异丙氧基铝酸酯、35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干燥,即得所述的改性硅藻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机球磨中,磨球与物料重量比为8~12:1。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粘土、羧甲基壳聚糖、粉煤灰、改性硅藻土、腐殖酸钠、甲壳素、白云石粉、果糖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2)将混合物A、活性污泥混合均匀,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在细菌培养基中培养4~6天,过滤,即得所述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培养基为:将乙酸钠100~200mg、淀粉20~40mg、蔗糖20~40mg、葡萄糖160~200mg、碳酸氢钠20~40mg、磷酸氢二钾1~1.5g、牛肉膏150~200mg、琼脂1~1.5mg、硫酸锌0.5~2mg和水1L混合后,调pH为6.5~7.5,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涌污泥原位改性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搅拌转速为600~800rpm,搅拌时间为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7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