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升降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5121.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磐安秀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自动 升降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升降充电桩,包括包括固设于水泥地板内的机体外箱,所述机体外箱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下方设有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枪装置,所述充电枪装置左侧转动安装有滑板底座,所述滑板底座下方设有一号升降装置,所述机体外箱内设有可升降且具备冷却功能的供电器装置;本发明通过升降装置、转向装置、螺纹滑板的配合下可以将充电枪准确的对准汽车上的充电接口,可以伸缩的充电枪通过感应器能自动瞄准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这种自动化的充电模式不但安全,还节省人工充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升降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其清洁环保而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与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也相应地随之快速发展,但现在的电动汽车相比较传统的燃油车有着充电麻烦的问题,而现有的充电桩需要人工亲自为汽车充电,不但耽误时间,可能还会因为忘记对汽车充电影响汽车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升降充电桩,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升降充电桩,包括固设于水泥地板内的机体外箱,所述机体外箱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底部靠后位置固设有滑板底座,所述滑板底座内设有通过横向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左右移动的螺纹滑板,所述螺纹滑板内设有通过摆动调节装置控制进行左右摆动的充电枪机体,所述充电枪机体内滑动安装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前侧安装有能够插入汽车充电口的充电枪插头,所述充电枪通过设置于所述内的前后调节装置控制进行前后移动, 所述滑板底座下方设有可将所述充电枪升高的一号升降装置,所述机体外箱内设有供电腔,所述供电腔内设有供电器机体,所述供电器机体上侧端面的凹槽里设有具备自动充电的多功能控制器,所述供电器机体内设有电源腔,所述电源腔设有为所述充电枪插头提供电源的供电器,所述供电器外部设有循环冷凝装置进行降温,所述供电腔下方设有通过二号升降装置驱动上下运动左右的升降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顶盖底部靠后位置的滑板底座,所述滑板底座内设有开口在前端面的滑腔,所述滑腔内靠左侧壁固设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右侧设有转动安装在所述滑腔右侧壁上的一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螺纹连接有在所述滑板底座前侧端面可左右运动的螺纹滑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摆动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螺纹滑板前侧端面内的转向腔,所述转向腔右壁处固设有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左侧连接有一号推杆,所述一号推杆左侧设有可使所述充电枪机体左右转动的转向板,所述转向板右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一号推杆铰接安装的转动底座,所述转向板后端与固设于所述转向腔前后壁之间的一号转动销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板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枪机体的后侧端面上,所述充电枪机体与所述螺纹滑板之间的上下位置设有可使所述充电枪机体左右转动的转动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包括充电枪机体,所述充电枪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前壁靠下侧固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后侧安装有一号啮齿轮,所述充电枪机体前端面内与所述传动腔之间连通设有充电枪槽,所述充电枪槽与所述传动腔连通处位于所述充电枪槽后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转动安装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二号螺纹杆后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一号啮齿轮啮合的二号啮齿轮,所述二号啮齿轮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可以对所述一号螺纹杆紧急制动的制动片,所述充电枪槽内滑动安装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后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二号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充电枪前端面设有插入汽车充电口的充电枪插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充电枪插头上侧位于所述充电枪前端面内设有感应汽车充电接口位置的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磐安秀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磐安秀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