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896.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本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10 | 分类号: | F16F3/1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柱 汽车 减震器 底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解决了汽车减震器底座缺乏应对冲撞力缓冲效果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板和上支撑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上支撑板,所述述底板和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固定板,上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上弹簧,所述底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下弹簧,固定板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穿设有支撑柱;采用底板、上支撑板、固定板以及上弹簧、下弹簧组成,在上弹簧和下弹簧的支撑下,上支撑板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能够缓冲汽车受到颠簸时的冲撞力,固定板在支撑柱导向下呈水平状态并沿支撑柱向下移动,使弹簧受力均衡,提高了上弹簧和下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改善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器,减震器改善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能够更好地应对汽车受到颠簸时的冲撞力。
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震器,现有的筒式汽车减震器的结构设计中,压缩部分和复原部分构件中常使用弹簧结构,减震器中的缓冲弹簧下端安装在弹簧下座上,通过弹簧下座夹持弹簧,目前的弹簧下座中,为了防止弹簧及其他部件与座体发生干涉,在座体上与缓冲弹簧端点起始安装处相对应的位置的座体边缘材料不足。减震器座体若采用弹簧,一旦弹簧受力不均受损后,不能拆卸那么将没办法返修,报废率高,并且不够稳定。
为了更好的配合减震器应对汽车受到颠簸时的冲撞力,需要提供一种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包括底板和上支撑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上支撑板,所述述底板和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固定板,上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上弹簧,所述底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下弹簧,固定板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穿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柱顶端穿过上支撑板上贯通孔后连接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弹簧顶部安装在弹簧上固定座上,弹簧上固定座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上支撑板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弹簧底部安装在弹簧下固定座上,弹簧下固定座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强度螺栓通过锁固螺母锁紧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块的直径大于支撑板上贯通孔的孔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弹簧和下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固定板中部同一周向上等间距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和上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呈水平状态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支撑板上还安装有橡胶垫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垫块呈圆台状结构,橡胶垫块底端中部设有螺杆并连接在上支撑板上的螺孔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多支柱的汽车减震器底座,采用底板、上支撑板、固定板以及上弹簧、下弹簧组成,在上弹簧和下弹簧的支撑下,上支撑板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能够缓冲汽车受到颠簸时的冲撞力,固定板在支撑柱导向下呈水平状态并沿支撑柱向下移动,使弹簧受力均衡,提高了上弹簧和下弹簧的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本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本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