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高承载重卡桥壳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4802.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纪建奕;纪奕春;吴恩泽;张亮;黄玉亭;杨朝会;刘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汽车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李常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承载 重卡桥壳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高承载重卡桥壳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9.5mm半壳上线,依次经过铣平面、铣坡口、去除毛刺进行初步处理,焊接两个半壳组扣合的纵焊缝;然后切割琵琶孔并进行校圆检查;加工琵琶孔,焊接加强圈,然后进行校平;去除桥壳两端多余部分并对齐,钻攻油、气孔,在桥壳两端焊接轴头,然后进行校直;车飞边和焊接法兰盘,然后进行校直;焊接后盖,然后进行校直;焊接附件,然后进行校直,合格后,对桥壳进行清理补焊后下线,否则进行修正。本发明可实现9.5mm厚高承载桥壳焊接加工,焊接过程变形、应力可控,桥壳台架实验合格,车辆使用安全可靠,实现桥壳轻量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件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重卡轻量化制造方法改进,尤其涉及一种薄板高承载重卡桥壳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桥壳是车桥安装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毂和悬架的基础件,主要作用是支承并保护。同时,桥壳又是行驶系的主要组成件之一。车桥是整车质量的关键组成,其重量占到中型卡车总重量的11~16%,对于重型卡车来说占比更大。普通重卡驱动车桥的重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桥壳的结构,因此,减少驱动桥壳重量是整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用于制造驱动车桥冲焊桥壳的板厚主要在12~16mm范围,焊接制造工艺相对成熟,过程控制容易,焊接变形小,该桥壳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但随着国家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及对汽车运输超载超限的治理,市场急需重量更轻的高承载驱动桥壳,因此,钢板冲压焊接驱动桥壳轻量化有着极大的技术和应用价值。但是将制造车桥桥壳钢板厚度降至9.5mm厚时,使用原有工艺,桥壳变形及内应力较难控制,桥壳强度及使用安全性要求也难以实现。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216868B)公开的“一种重型车桥加强圈的焊接方法及专用夹具”,适用于重型车桥加强圈与桥壳中段之间的焊接,属于汽车生产自动化装配焊接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工件内环定位机构、两端对中夹紧机构(5)、加强圈压紧机构和夹具变位焊接机构,通过配油机构、配气机构、配电机构配合,完成对工件(9)的定位、压紧和焊接。本发明设计结构合理,可实现加强圈与桥壳中段定位后,不需要点焊,即可直接进行连续焊接,可与焊接机器人配合使用,可满足焊接过程角度的变化,提高焊接质量;可快速定位夹紧,将加强圈压紧在桥壳中段上面,配合搬运机器手和焊接机器手,使用一套工装,实现全自动上下料、定位、压紧和焊接,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该焊接方法无法适用于9.5mm薄钢板桥壳的加工、制造,桥壳经焊接完成后变形难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板高承载重卡桥壳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桥壳制造工艺不适于9.5mm厚钢板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薄板高承载重卡桥壳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将9.5mm钢板冲压成半壳后,依次经过铣平面、铣坡口、去除毛刺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自动装夹并加压焊接两个半壳扣合的纵焊缝;然后进行校圆检测,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行修正;
S2加工琵琶孔,自动装夹并加压焊接加强圈,然后进行校平检测,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行修正;
S3去除桥壳两端多余部分并对齐,钻攻油、气孔,在桥壳两端自动装夹并加压焊接轴头,然后进行校直检测,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行修正;
S4车飞边和自动装夹无点焊焊接法兰盘,然后进行校直检测,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行修正;
S5焊接后盖,自动装夹并加压然后进行校直检测,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行修正;
S6自动装夹并加压焊接附件,然后进行校直,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对桥壳进行清理补焊后下线,否则进行修正。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汽车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汽车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