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4562.X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尹超;吴慧明;黄诚;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刘永康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服务 部署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服务构建模板,服务构建模板包括服务构建流程和服务列表;根据服务构建流程,构建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的代码镜像;将代码镜像的版本数据写入预设环境的环境表;若版本数据成功写入环境表,则根据代码镜像,重启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以完成应用服务的部署。实现一键触发应用服务的构建和部署,从而避免构建应用服务的代码更新后,代码未重新执行的情况,降低出错概率以及提升了应用服务的部署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开发完成后,需要在测试环境和预发布环境部署产品的应用服务,以供测试验证。部署应用服务的过程中涉及的工作项较多,而目前的部署过程一般由多个用户手动完成,这样用户间存在沟通难度,且部署效率非常低以及很容易出错。例如,测试环境的应用服务部署后,由于触发构建应用服务的用户与触发部署应用服务的用户不是同一个用户,这样容易出现构建应用服务的代码更新后,代码未重新执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部署效率低和容易出错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服务构建模板,所述服务构建模板包括服务构建流程和服务列表;
根据所述服务构建流程,构建所述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的代码镜像;
将代码镜像的版本数据写入预设环境的环境表;
若所述版本数据成功写入所述环境表,则根据所述代码镜像,重启所述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以完成所述应用服务的部署。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预设的服务构建模板,服务构建模板包括服务构建流程和服务列表,根据服务构建流程,构建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的代码镜像,实现自动构建应用服务的服务代码;将代码镜像对应的版本数据写入预设环境的环境表中,实现在代码镜像构建完成后,自动将版本相关的数据写到应用服务所要部署到的预设环境的环境表中,从而自动将应用服务部署到预设环境中;若版本数据成功写入环境表,则根据代码镜像,重启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从而使得预设环境运行重启后的应用服务,实现了一键触发应用服务的构建和部署,从而避免构建应用服务的代码更新后,代码未重新执行的情况,降低出错概率以及提升了应用服务的部署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的部署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服务构建模板,所述服务构建模板包括服务构建流程和服务列表;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构建流程,构建所述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的代码镜像;
写入模块,用于将代码镜像的版本数据写入预设环境的环境表;
重启模块,用于若所述版本数据成功写入所述环境表,则根据所述代码镜像,重启所述服务列表中的应用服务,以完成所述应用服务的部署。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服务的部署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