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胺液净化撬装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311.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苗强;江宁;朱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能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董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胺液净化撬装系统及其方法,在阴离子交换工艺净化胺液基础上增加皮胶原纤维和活性炭吸附油污及采用螯合树脂吸附胺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减少胺液中油污及金属阳离子的污染,同时螯合树脂采用酸液再生,阴离子树脂采用碱液再生,酸碱中和后排到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节约了污水处理的费用,还降低了污水对处理系统的冲击,包括皮胶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除杂过滤器、螯合树脂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皮胶纤维过滤器的胺液输出端连接至活性炭过滤器的胺液输入端,活性炭过滤器的胺液输出端连接至除杂过滤器的胺液输入端,除杂过滤器的胺液输出端连接至螯合树脂交换器的输入端,螯合树脂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阴离子交换器的输入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胺液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胺液净化撬装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脱硫脱碳胺液系统因长期运行,系统内的降解产物及腐蚀产物不断累积。其中,有机胺阳离子和酸性阴离子反应生产的盐,如甲酸盐、乙酸盐、硫酸盐、盐酸盐、草酸盐等等,这部分盐不能通过加热得到再生,统称热稳态盐(简称HSS)。热稳态盐的阴离子与胺结合,不能通过再生方法回收溶剂胺,于是与热稳态盐相同摩尔数的溶剂胺被固定而不能被有效利用,对酸性气体的吸收量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需靠不断补充新鲜溶剂弥补吸收能力的下降。同时,因为热稳态盐的累积,使得溶剂的腐蚀性增强,而易引起胺液发泡,影响装置操作的稳定性。所以为保证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减缓设备腐蚀,减少胺液中的杂质,提高胺液对酸性气体的吸收量,胺液净化是势在必行的。
就目前掌握的技术和现实状况而言,阴离子交换技术是应用最广泛、最经济、最适用的一种脱除热稳态盐的技术。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采用阴离子交换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效率高、操作简易等优点,而该工艺不能脱除胺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污染(如铁、铜、钙离子等),油污污染,且该工艺采用4%-8%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阴离子树脂进行再生,大量的废碱液排入厂家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胺液净化撬装系统,其能够在普通的阴离子交换工艺净化胺液基础上增加皮胶原纤维和特殊活性炭分别吸附油污和有色大分子及采用螯合树脂吸附胺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减少胺液中油污及金属阳离子的污染,同时螯合树脂采用酸液再生,阴离子树脂采用碱液再生,废酸和废碱液中和后排到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节约了污水处理的费用,还降低了污水对处理系统的冲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胺液净化撬装方法,其能够应用胺液净化撬装系统来实现对胺液的净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胺液净化撬装系统,其包括皮胶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除杂过滤器、螯合树脂交换器、阴离子树脂交换器,皮胶纤维过滤器的胺液输出端连接至活性炭过滤器的胺液输入端,活性炭过滤器的胺液输出端连接至除杂过滤器的胺液输入端、除杂过滤器的胺液输出端连接至螯合树脂交换器的输入端,螯合树脂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阴离子树脂交换器的输入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胺液净化撬装系统还包括酸液泵和碱液泵,螯合树脂交换器设置有酸液输入端,再生酸液通过酸液泵进入螯合树脂交换器;阴离子树脂交换器还设置有碱液输入端,再生碱液通过碱液泵进入阴离子树脂交换器。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皮胶纤维过滤器、螯合树脂交换器和阴离子树脂交换器还设置有压缩空气输入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螯合树脂交换器上还设置有脱盐水输入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螯合树脂交换器和阴离子树脂交换器均设置有废水输出端,每个废水输出端均连接至中和缓冲罐,中和缓冲罐连接至污水处理池。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阴离子树脂交换器设置有胺液输出端,胺液输出端连接至地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能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能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