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4032.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益佳;吕昶;徐詹超;吴越;王延长;张卷卷;郑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0 | 分类号: | H04L41/00;H04L41/5003;H04L45/50;H04L49/0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王广涛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软件 定义 网络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层和基础架构层,基础架构层包括接入网、政企专网、云资源池,接入网、政企专网、云资源池分别连接控制层,政企专网包括用户单元和服务单元,用户单元连接接入网,服务单元连接云资源池;用户单元用于发送接入网的接口地址至控制层;服务单元用于发送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至控制层;控制层用于根据接入网的接口地址和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控制用户单元配置接入网的接口地址和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并控制服务单元配置接入网的接口地址和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以使用户单元和服务单元可通信。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业务开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有云业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政企用户选择将业务平台或内部系统迁移到运营商的公有云平台上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并满足快速开通、弹性扩展、安全可靠的需求。
目前,用户访问公有云平台主要采用MPLS VPN专线的方式,即依托承载网络,通过MPLS标签交换技术构建虚拟网络,实现用户通过虚拟专线访问云上资源,同时使用VPN技术隔离不同用户以实现安全的访问。
但是,MPLS VPN专线的方式每接入一个用户都需要新建一个VPN并进行VPN相关配置,开通配置复杂,从而使得业务开通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缩短业务开通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层和基础架构层,所述基础架构层包括接入网、政企专网、云资源池,所述接入网、所述政企专网、所述云资源池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层,所述政企专网包括用户单元和服务单元,所述用户单元连接所述接入网,所述服务单元连接所述云资源池;所述用户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接入网的接口地址至所述控制层;所述服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至所述控制层;所述控制层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的接口地址和所述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控制所述用户单元配置所述接入网的接口地址和所述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并控制所述服务单元配置所述接入网的接口地址和所述云资源池的接口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单元和所述服务单元之间可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接入网包括无源光网络和城域网汇聚交换机,所述城域网汇聚交换机的一端通过所述无源光网络连接用户设备,所述城域网汇聚交换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用户单元通过QinQ子接口对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控制层还用于控制所述用户单元创建若干虚拟路由转发子单元,并使得一所述虚拟路由转发子单元与一所述用户设备对应。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应用层和编排层;所述应用层用于接收业务开通信息;所述编排层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开通信息,生成业务开通工单,所述业务开通工单包括用户设备信息;所述控制层用于根据业务开通工单,使与所述用户设备信息对应的所述虚拟路由转发子单元和所述服务单元之间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控制层还用于下发QoS配置信息至所述用户单元,以实现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政企专网之间的带宽管控;所述控制层还用于下发QoS配置信息至所述服务单元,以实现所述政企专网与所述云资源池之间的带宽管控。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应用层还用于接收目标带宽信息;所述编排层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信息,调用所述控制层生成带宽调整指令,以使所述控制层将所述带宽调整指令发送至所述用户单元和所述服务单元;所述用户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宽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政企专网之间的带宽;所述服务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宽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政企专网与所述云资源池之间的带宽。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云资源池包括云网关,所述云网关与所述服务单元通过VLAN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资源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