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2861.X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博;刘帆;张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2;H04W16/26;H04B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凯 |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享 铁塔 通信 资源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评估方法,考虑到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中铁塔的呼称高不同,致使5G通信天线的架设高度不同,进而单个铁塔的通信信号覆盖面积也不同;再加上输电线路的走向错综复杂,时有并行交错情况,这也致使不同线路中铁塔架设天线后的信号覆盖面积存在重叠现象。若采用简单的叠加法进行计算信号覆盖面积,误差必然很大,无法用做参考。本发明基于单个天线信号覆盖范围算法,得到了区域输电线路共享铁塔搭载5G天线后的通信信号覆盖总面积,从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共享铁塔的通信资源评估。该方法精度较高,计算简单,为共享铁塔大规模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电网公司发展5G、进行通信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评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区域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评估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后4G”与5G开端的时代,相比4G人与人的连接,5G应用场景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随着社会朝着智能化发展,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突飞猛进,而这一切需要庞大的、全覆盖的无线通信网络支撑。相比4G信号,5G信号虽然在速度、时延等多个方面有着全面提升。但单个基站信号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因此随着5G信号的全面覆盖,通信塔的数量需求将是十分巨大的,若重新设立专门用以架设5G天线的通信塔,其成本必定很高,时间周期很长。这种情况下可把输电线路中的高压铁塔作为共享铁塔搭载天线,既节省了重新架设大量通信塔的高额成本,缩短了时间周期,又可以对原有的铁塔资源进行再次利用。
共享铁塔即在输电线路原有的电力铁塔上加装通信设备,使电力通道资源获得综合利用。对电力行业而言,共享铁塔可以推进形成电力和通信企业市场化的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电网企业盘活资源和提高效益,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放大功能。国家电网长期以来一直加大在5G领域的布局,2018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分别与中国铁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共享铁塔”的全新合作模式。近日,中国广电与国家电网在5G领域的合作事项已基本确立,目前正有序推进,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与广电合作,预计成为5G网络重要的建设方、使用方和运营商。同时国网在后期5G基站运营阶段是受益者,由于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3-3.5倍,同时铺设密度也将提升3-4倍,预计5G基站全面铺设完成后,每年将为国家电网带来超过3000亿元电费收入。
当电网公司在某个地区架设5G基站时,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现有的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进行评估,从而对全地区的信号覆盖进行总体规划。对现有共享铁塔资源的评估,可为估算基站的铺设密度及计算基站全面铺设完成后为国网带来的收益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对电网公司而言,需要一种能够对现有存量的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进行评估的方法,而对共享铁塔的资源评估可通过计算此地区输电线路共享铁塔搭载通信天线之后的信号覆盖范围来体现。
自2G、3G、4G信号的逐步出现,对于信号覆盖面积的计算多是以通讯领域为出发点进行研究,而目前的5G基站将借助输电线路中的共享铁塔进行架设,在这种情况下,5G信号的覆盖面积计算不能仅仅从通讯领域进行研究推算,还要结合电力系统领域即输电线路中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也会对输电线路共享铁塔架设5G天线后的信号覆盖面积产生影响。在这一背景下,需要一种专门适用于输电线路共享铁塔架设5G基站后信号覆盖面积的计算方法,以评估共享铁塔的通信资源。
由于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同,铁塔的呼称高也存在差异,不同呼称高的铁塔搭载天线的高度也不同,而天线的搭载高度则直接决定了单个铁塔的信号覆盖面积;再加上输电线路的走向错综复杂,时有并行交错情况,这也致使不同线路搭载天线后的信号覆盖面积存在重叠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简单的叠加法进行计算得到的误差必然很大,无法用作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陷门哈希函数的无证书签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再生制动电路及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