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n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721.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洵平;陈本寿;周炜昊;张永江;陈淑艳;陈思多;周渝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周炜昊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廖明亮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AnOn污水处理工艺,步骤包括:引入的污水在同一水池内循环进行生物预反应、生物曝气处理、沉淀处理和生物缺氧除氮处理,且经过缺氧除氮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再次或多次进入曝气区,并与经过生物预反应处理后的污水混合后进入下一循环;处理过程中的上清液从水池顶部的出水口排除。本发明的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非常充分,从而使有机物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脱氮效果好,系统脱氮运行流程简单;本发明抗冲击负荷强,操作和控制简单方便,同时能够在水池内形成颗粒活性污泥,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可灵活地强化处理单元功能;本发明污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好,能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AnOn(循环流缺氧好氧处理)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生物处理主要采用缺氧好氧处理工艺(AO工艺),A(Anaerobic) 是缺氧段,用于脱氮,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缺氧好氧处理工艺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好氧活性污泥的前处理,其优越性包括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对于活性污泥法,存在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工艺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要求等缺点;而生物膜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生物膜载体增加了系统的投资,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反应装置容积有限、空间效率低,在处理污水时处理效率比活性污泥法低,且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
CN108928922A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内循环生化反应沉淀塔,包括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沉淀区、内循环系统、进水泵、曝气风机,缺氧反应区底部设有穿孔布水管,好氧反应区从下至上设有曝气装置、悬挂式填料,沉淀区包含污泥斗、斜板区、清水区、出水堰,内循环系统包含气液分离池、提升管、回流管、集气罩,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沉淀区为从下至上布置,进水泵与穿孔布水管相连通,曝气风机与曝气装置相连通,集气罩斜边与污泥斗斜边交错形成过水缝,集气罩通过提升管与气液分离池相连通,气液分离池通过回流管与缺氧反应区底部相连通。该沉淀塔的污水在沉淀区通过斜板区的澄清作用进行固液分离,污水中悬浮固体沉降于污泥斗中,污泥斗中污泥经排泥管定期排放。尽管该沉淀塔实现了无动力内循环,但其处理过程中的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并不是很充分,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低,系统脱氮运行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充分,系统脱氮运行流程简单的C-AnOn污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AnOn污水处理工艺,步骤包括:引入的污水在同一水池内循环进行生物预反应、生物曝气处理、沉淀处理和生物缺氧除氮处理,且经过缺氧除氮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再次或多次进入曝气区,并与经过生物预反应处理后的污水混合后进入下一循环;处理过程中的上清液从水池顶部的出水口排除。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污水在所述生物预反应区的停留时间为0.2-1h,污水在所述生物曝气处理区的停留时间为4-12h,污水在所述沉淀处理区的停留时间为0.3-1.5h,污水在所述生物缺氧除氮区的停留时间为1-5h。
作为本发明的更优选方案,污水在所述生物预反应区的停留时间为0.3-0.6h,污水在所述生物曝气处理区的停留时间为6-10h,污水在所述沉淀处理区的停留时间为0.4-1h,污水在所述生物缺氧除氮区的停留时间为1.5-3h。
为使反硝化反应进行得更加充分,引入的污水一部分直接进入缺氧除氮区,给缺氧除氮区中的反硝化反应补充适量的碳源(主要是有机物),另一部分直接进入生物预反应区。进一步地,进入生物预反应区的污水和进入的循环污泥在生物预反应区进行混合、吸附、选择反应。采用这样的方式还能够灵活调整两部分污水进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周炜昊,未经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周炜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