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滞留渗滤效果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666.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0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滞留 渗滤 效果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滞留渗滤效果模拟装置,包括:收集桶以及至少一个模拟组件,所述收集桶具有一密闭的收集腔;所述模拟组件包括抽水泵及料筒,所述抽水泵的入口与所述收集腔连通,所述料筒具有一密闭的料腔,所述料腔与所述抽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料腔与所述抽水泵的出口的连通通道上设有进液流量计,所述料筒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料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有出液流量计。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料腔内装入不同种类的填料,并通过在料腔内人工模拟实际的降雨过程,从而分析不同填料的滞留渗滤效果,从而指导研究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滞留渗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滞留渗滤效果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湖泊被填埋、人口增加、水资源紧缺、城市硬质路面比例大大增加、城区的水文水力特性明显改变等。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我国城市建设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而其中,降雨的土壤利用更是核心。
不同城市由于其降雨量、降雨历时、气温等不同,适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填料也不相同,如何筛选出适合研究区的填料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测试不同填料的雨水滞留渗滤效果、从而指导研究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装置。
一种雨水滞留渗滤效果模拟装置,包括:收集桶以及至少一个模拟组件,
所述收集桶具有一密闭的收集腔;
所述模拟组件包括抽水泵及料筒,所述抽水泵的入口与所述收集腔连通,所述料筒具有一密闭的料腔,所述料腔与所述抽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料腔与所述抽水泵的出口的连通通道上设有进液流量计,所述料筒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料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有出液流量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料腔内装入不同种类的填料,并通过在料腔内人工模拟实际的降雨过程,从而分析不同填料的滞留渗滤效果,从而指导研究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雨水滞留渗滤效果模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模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收集桶、2-模拟组件、3-供水机构、4-渗透体、11-第一加热器、12-第一制冷器、13-第一温度计、14-检测口、15-检测阀、21-抽水泵、22-料筒、221-出水口、222-溢流口、223-第二加热器、224-第二制冷器、225-第二温度计、226-筒盖、2261-进水口、2262-喷水口、23-进液流量计、24-出液流量计、25-溢流流量计、31-供水桶、311-第三加热器、312-第三制冷器、313-第三温度计、32-供水泵、33-供水阀、41-砾石层、42-填料层、43-土层、44-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滞留渗滤效果模拟装置,包括收集桶1以及至少一个模拟组件2,本实施例中,模拟组件2的数量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