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客户等级划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468.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杰;盛妍;田诺;柳薇;王慧;朱龙珠;徐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N3/06;G06N3/0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林梅繁 |
地址: | 3003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分析 电网 客户 等级 划分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电网客户分群识别领域,具体为电网客户等级划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从各个业务模块梳理建模所需源数据;从各个业务模块的各个指标维度设计相应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对源数据进行数据加工、数据处理,得到业务因子指标,最终汇总成业务指标宽表;数据探索性分析,对业务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业务因子指标进行有效筛选,生成业务指标;构建熵值法模型,计算并修正业务指标的权重,计算电网客户等级划分的最终得分,并划分电网客户群体。本发明构建熵值法模型,对业务指标的权重进行有效修正,以实现电网客户群体的精准划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客户分群识别领域,具体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客户等级划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今,用电客户服务能力提升成为了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为用电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以提高用电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实现电力行业的精准营销,增强各级用电客户体验感,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准及企业能效。而对用电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之前,需要对用电客户的等级进行划分,即对客户进行分群。
现有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用电客户等级进行划分,由业务人员根据历史数据和已有的经验规则对客户等级进行划分;人工划分所能依据的历史数据维度有限,且容易受到业务人员的从业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所以客户等级划分的精确度较为粗糙。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智能化的客户等级划分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技术,首先对用电客户进行画像,再利用用户画像进行客户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等级划分的精准度与智能化程度;采用聚类算法构建用户画像,主要依据的是电力企业的历史经营数据、用电客户的浏览行为、态度偏好、操作日志等非结构化数据,其对用电客户等级的划分类似于能效评估、技能评估等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规则,使用的是无监督学习的方法(如k-means聚类算法、熵值法),也未充分地考虑、调整用户画像标签体系中各项的权值,因此其客户群的划分精准度是有待提高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客户等级划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构建熵值法模型,对业务指标的权重进行有效修正,以实现电网客户群体的精准划分。
本发明电网客户等级划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客户等级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各个业务模块梳理建模所需源数据;
S2、基于实际业务需求,从各个业务模块的各个指标维度设计相应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指标,形成指标体系;
S3、基于所形成的指标体系,对建模所需源数据进行数据加工、数据处理,得到业务因子指标,最终汇总成业务指标宽表;
S4、数据探索性分析,对业务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业务因子指标进行有效筛选,生成业务指标;
S5、构建熵值法模型,计算并修正步骤S4所生成的业务指标的权重,获得修正后的业务指标权重,并根据修正后的业务指标权重计算电网客户等级划分的最终得分;
S6、根据计算出的最终得分,按综合得分排名的比重,划分电网客户群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5计算并修正步骤S4所生成的业务指标的权重的方法为:通过熵值法求得业务指标权重,并将业务指标权重作为自适应神经元网络算法的初始权重,对已知数据集实施自适应神经元网络算法,迭代修正业务指标权重,得到修正后的业务指标权重。具体来说,步骤S5可以包括:
S51、对原始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
S52、计算各个业务指标的熵;
S53、通过熵值法计算各个业务指标权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