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力墙结构变形缝充气式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2329.8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许兵;张桂军;徐秋明;喻家碧;曹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1/08;E04G17/065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剪力 结构 变形缝 充气式 模板 支撑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充气式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支撑两道剪力墙外侧墙面的外模板和用于支撑两道剪力墙内侧墙面的内模板,两道外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装置加固,内模板底部伸入下层结构的变形缝内且贴在下层结构的墙面上,内模板底部支撑在下层结构的预埋支撑件上,两道内模板之间插放有长条状且竖向的充气橡胶胎,充气橡胶胎沿变形缝分布且不与对拉装置产生干涉,两道内模板的内侧固定有卡件,卡件沿充气橡胶胎分布从而对充气橡胶胎进行定位,所有充气橡胶胎充气后能对两道内模板加固。本发明能多单元建筑整层同时施工且结构截面不变,操作简单,减少了工序,节约了工期,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充气式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单元之间的变形缝,尤其是两个剪力墙之间的变形缝十分常见,这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由于比较狭窄,因此不宜施工。现有的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存在以下缺陷:1)变形缝加固模板不宜取出,造成浪费和质量安全隐患;2)采用挤塑板时,挤塑板强度较低,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偏位,对结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3)采用错层施工时,虽然保证了结构的截面尺寸,但混凝土只能分单元浇筑,施工较为不便,且挤塑板依然无法拆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充气式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能多单元建筑整层同时施工且结构截面不变,操作简单,减少了工序,节约了工期,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充气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用于支撑两道剪力墙外侧墙面的外模板和用于支撑两道剪力墙内侧墙面的内模板,两道外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装置加固,内模板底部伸入下层结构的变形缝内且贴在下层结构的墙面上,内模板底部支撑在下层结构的预埋支撑件上,两道内模板之间插放有长条状且竖向的充气橡胶胎,充气橡胶胎沿变形缝分布且不与对拉装置产生干涉,两道内模板的内侧固定有卡件,卡件沿充气橡胶胎分布从而对充气橡胶胎进行定位,所有充气橡胶胎充气后能对两道内模板加固。
进一步地,对拉装置包括立杆、纵杆和对拉螺栓,立杆沿外模板分布且贴在外模板外侧,纵杆沿立杆分布且贴在立杆外侧,对拉螺栓沿纵杆分布且密封的穿过两道外模板和两道内模板,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将两边的纵杆对拉压紧。
进一步地,立杆采用木枋,纵杆采用钢管。
进一步地,外模板和内模板均采用木胶合板。
进一步地,充气橡胶胎充气后截面为四个角圆滑过渡的方形,卡件与充气橡胶胎充气后的截面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卡件通过钉子钉在内模板上。
进一步地,预埋支撑件的顶部为扩口形状。
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S1、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两道剪力墙的外侧墙面设置外模板、内侧墙面设置内模板,内模板底部伸入下层结构的变形缝内且贴在下层结构的墙面上,内模板底部支撑在下层结构的预埋支撑件上,通过对拉装置对两道外模板进行临时加固;
S2、外模板和内模板封堵完成后,将长条状的充气橡胶胎插入两道内模板之间且沿变形缝分布,对充气橡胶胎充气保证两道内模板达到暂时加固的效果;
S3、通过对拉装置对两道外模板进行加固,对充气橡胶胎充气至饱和状态,保证两道内模板达到加固要求;
S4、均匀浇筑两道剪力墙混凝土;
S5、达到拆除条件后,将充气橡胶胎放气取出,拆除内模板和外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