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插高效栽培一次性施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2085.3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霍中洋;高子浚;赵灿;许轲;戴其根;张洪程;魏海燕;高辉;胡雅杰;张军;张瑞宏;奚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4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赵荔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栽培 一次性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施肥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机插高效栽培一次性施肥方法,(1)在水稻移栽前一天,将控释期80天的控释氮肥和速效氮肥按照质量比为(3‑7):(3‑7)的比例充分混合,将钾肥、磷肥和混合后的氮肥一起混合,将混合后的肥料一起倒入旋耕施肥机的肥箱内;(2)将旋耕施肥机行驶至田间,肥料从肥箱内落下,旋耕刀一次性将落到地表的肥料混入耕层6‑9cm;(3)施肥结束后,放水泡田并将田填平;本发明可将肥料一次性旋入土壤内,效率高,施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机插高效栽培一次性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70%以上的人口都以水稻为主食。因此,水稻的高产优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长久以来,研究人员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在水稻高产优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以及资源可持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如今中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就氮肥而言,全世界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国外氮肥利用率为50%-55%,中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水稻生长慢而长,常用的尿素等速效氮肥难以满足水稻生长周期内对N的需求。氮肥利用率低、大量氮素损失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常规的施肥方式是在水稻生育期内进行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穗肥、粒肥等多次施肥。但常规施肥方式因为需要多次施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传统的速效氮肥溶解过快,容易通过氨挥发、径流、淋洗等方式损失,从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和造成环境污染。
控释肥料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施肥方式带来的问题。控释肥料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释放养分,一次性基施即可满足作物生长所需。但控释肥前期释放速率缓慢,单施可能难以满足水稻前期对养分的需求。因此,人们采取控释肥与常规肥混施的方法来减小这一弊端。
从肥料本身入手,将尿素制成长效、缓释和高利用率的肥料新品种能减少氮素的损失。施用缓释肥可以避免土壤中养分过量,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养分吸收之间的矛盾,既可以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简化施肥技术,又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多数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与水稻需肥规律难以完全吻合。部分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率过慢,在水稻需肥量较大的时期则可能会出现供肥不足的状况,有报道指出与普通尿素采用适当比例配合,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外,全量或减量投入纯缓释肥还会显著地增加施肥成本,难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另外,现有技术中,经常是旋耕结束后再施肥,肥料在土壤表面,造成肥料养分流失,无法充分利用肥料养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插高效栽培一次性施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施肥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将肥料一次性旋入土壤内,效率高,施肥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插高效栽培一次性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稻移栽前一天,将控释期80天的控释氮肥和速效氮肥按照质量比为(3-7):(3-7)的比例充分混合,将钾肥、磷肥和混合后的氮肥一起混合,将混合后的肥料一起倒入旋耕施肥机的肥箱内;
(2)将旋耕施肥机行驶至田间,肥料从肥箱内落下,旋耕刀一次性将落到地表的肥料混入耕层6-9cm;
(3)施肥结束后,放水泡田并将田填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释氮肥为控释期是80天的树脂包衣控释氮肥,施入量占每公顷所需纯氮量的60%,所述速效氮肥为普通尿素,施入量占每公顷所需纯氮量的4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用量在114kg/hm2;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用量在228kg/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