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022.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张群;蓝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张群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A01K61/13;A01G31/02;A01G24/10;A01G24/20;A01G24/23;A61K36/708;A61K36/71;A61P39/00;A61K3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养鱼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蓄水池、养鱼池和玻璃房,养鱼池与玻璃房一一对应构成养殖单元,N个养殖单元沿蓄水池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2)玻璃房内建立栽培槽,使得蓄水池、养鱼池和栽培槽实现动态水交换;栽培槽内设有栽培基质,用于栽培绿植;玻璃房作为办公场所,设有绿植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源,绿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对蓄水池和养鱼池进行清理、消毒,然后向蓄水池的注水孔内注水;(4)在养鱼池中投放鱼苗;(5)投饲及鱼病防治。本发明通过蓄水池、养鱼池和玻璃房内的栽培槽之间的落差设计实现动态水交换,实现活水养鱼,提高鱼苗的存活率以及养鱼的密度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
现有技术中,鱼菜共生的研究较多。例如,公告号为CN104969886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种养方法,在池塘中设置生态浮床,在生态浮床上种植蔬菜,在池塘中养殖鱼类。公告号为CN10450946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光唇鱼的高密度绿色生态养殖方法,其包括选址建池、清池消毒、鱼苗投放、投饲及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步骤人工养殖光唇鱼,并通过采用分流池与阶梯式多级落差养殖池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其中分流池用于沉淀溪水杂物和调节水温,阶梯式多级落差养殖池通过水流在落差过程中充分的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进而实现水流在不同高度下各养殖池中的溶氧度要求;其中,养殖区选取在地势宽阔、光照充足的山区山涧溪流边,地势落差呈阶梯状且不少于10米。再如,公开号为CN10478254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生态、高密度黑鱼养殖方法,通过建设水泥养殖池,在养殖池的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孔,在养殖池附近建设多个栽培槽,栽培槽内撒铺有栽培基质,向池内充水后在9月初至10月上旬向池内投放黑鱼鱼种,同时撒播蔬菜苗种,投放黑鱼鱼种后,春季和秋季每6-7天更换一次养殖池内的水,夏季和冬季每15-17天更换一次养殖池内的水,更换水用来浇灌栽培的蔬菜;通过养殖黑鱼与种植蔬菜相结合,达到一种绿色、无污染、生态健康的养殖体系,定期更换养殖池内的水流,保证黑鱼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更换的污水用来灌溉栽培槽内的蔬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蔬菜栽培过程无需施用化肥,栽培出的蔬菜绿色有机、无污染,更适于消费者食用。
虽然现有的上述鱼菜共生体系实现了协同共生,但是,仍然存在溶氧量低、养殖密度小、选址难等问题以待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及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蓄水池、养鱼池和玻璃房,养鱼池与玻璃房一一对应构成养殖单元,N个养殖单元沿蓄水池的周向均匀分布;蓄水池为中空半球体结构,其顶部为直径面,蓄水池的池壁具有一个注水孔、N个高程溢流口和N个低程进水口;养鱼池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蓄水池的各高程溢流口与各养鱼池的进水口一一对应连通且具有落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玻璃房内建立栽培槽,栽培槽内设有栽培基质,用于栽培绿植;栽培槽具有入水孔和出水孔,养鱼池的排水口与入水孔连通且具有落差,出水孔与蓄水池的一低程进水口连通且具有落差;玻璃房作为办公场所,设有绿植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源,绿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对蓄水池和养鱼池进行清理、消毒,然后向蓄水池的注水孔内注水,使得蓄水池、养鱼池和栽培槽实现动态水交换;
(4)在养鱼池中投放鱼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张群,未经谢张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