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1771.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平;陈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趁新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塑 圆弧 机构 工作 方法 | ||
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本申请定模板底部通过导柱插入动模板,圆弧型芯的圆弧型芯本体的支架一侧有弯折辅助杆,圆弧型芯中间与动模板连接,圆弧型芯的弯折辅助杆的左销孔与滑块连接;且滑块安装在滑块槽架内部,滑块槽架的长圆柱穿过定模板的左孔中,滑块槽架底部有右弯钩和左弯钩,定距螺杆穿过定模板的右孔中;滑槽壳体水平固定在动模板上,滑杆体中部有方形隔板,滑杆体一侧有右圆柱销、左圆柱销和导销,导滑杆穿过滑槽壳体,弹簧穿过导滑杆的右部,安装在滑槽壳体和导滑杆中部的方形隔板之间,螺杆架上端固定在定模板的左侧面。本申请利用连杆滑块等简单构件实现了圆弧抽芯动作;利用了凸块、导滑杆及限位螺杆等实现了延时抽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管道使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圆弧形、空心的塑件,在注塑模中需要设计圆弧抽芯机构,从而使圆弧型芯的运动轨迹呈弧线状,目前常用的圆弧抽芯机构有齿轮-圆弧形齿条或螺旋形弯销,这些模具结构复杂,模具成本较高;目前摆杆式抽芯机构存在抽芯动作需重力协助、开模时摆杆位置无法准确定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注塑模具中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及工作方法,利用连杆滑块等简单构件实现了圆弧抽芯动作;利用了凸块、导滑杆及限位螺杆等实现了延时抽芯。这种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抽芯距可调节,大大地降低了模具成本。为达此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包括定模板、定距螺杆、圆弧型芯、动模板、滑块槽架、导滑杆、滑槽壳体、弹簧、凸块、螺杆、螺杆架、滑块和螺母,所述定模板底部通过导柱插入动模板,所述圆弧型芯的圆弧型芯本体的支架一侧有弯折辅助杆,所述圆弧型芯的圆弧型芯本体的弯杆插装在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所述圆弧型芯的中间销孔位置用铰链与动模板连接,所述圆弧型芯工作过程绕中间铰链旋转,所述圆弧型芯的弯折辅助杆的左销孔位置与滑块为铰链连接;且滑块安装在滑块槽架的方形框体内部,并与滑块槽架为T形轨道连接,工作中沿T形轨道左右移动;所述滑块槽架的长圆柱穿过定模板的左孔中,所述滑块槽架底部有右弯钩和左弯钩,所述定距螺杆穿过定模板的右孔中并与滑块槽架的圆柱螺孔为螺纹连接;所述滑槽壳体水平固定在动模板上,所述导滑杆包括滑杆体、方形隔板、右圆柱销、左圆柱销和导销,所述滑杆体中部有方形隔板,所述滑杆体一侧有右圆柱销、左圆柱销和导销,所述导销在滑杆体一端,所述右圆柱销和左圆柱销在方形隔板两侧,所述导滑杆穿过滑槽壳体且导滑杆的底面与滑槽壳体为T形导轨连接,工作过程沿滑槽壳体左右移动,所述弹簧穿过导滑杆的右部,安装在滑槽壳体和导滑杆中部的方形隔板之间,合模状态时,所述导滑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导滑杆的方形隔板处于滑槽壳体的空腔的左边;此时滑块槽架的左右两个弯钩与导滑杆的左右两个圆柱销钩住,所述螺杆架上端固定在定模板的左侧面,所述螺杆穿过螺杆架并用螺母轴向固定;所述凸块与螺杆为螺纹连接,所述凸块底部与螺杆架为T形导轨连接,螺杆转动可带动凸块沿螺杆架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槽架的方形框体的底部有复位螺钉,所述复位螺钉与滑块槽架的圆柱螺孔为螺纹连接,合模时,动模板上移,滑块向左滑动,圆弧型芯在滑块的作用下沿圆弧型芯的中间铰链逆时针转动,完成圆弧抽芯的复位动作。当导滑杆的圆柱销向上接触到弯钩底部斜面时,在斜面的作用下,导滑杆的圆柱销将会克服弹簧力沿斜面向上向右移动,当圆柱销上升到弯钩底部斜面最上方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导滑杆的圆柱销向左复位,即被滑块槽架的弯钩重新钩住,与此同时滑槽壳体的复位螺钉与滑块槽架底面接触,推动滑块槽架复位,所述复位螺钉有有1个或者2个,从制造精度考虑,复位螺钉1个即可,采用两个则可以使滑块槽架受力平衡。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模用的圆弧抽芯机构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抽芯的延时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动力源同步剥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驱三轮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