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直接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966.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康;韩保平;张琪;张周岁;郭玲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竣铭化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直接 生产 烯烃 组合 加工 方法 装置 | ||
1.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原油尽心脱水脱盐预处理,以脱除水分、金属、非金属等杂质,改善原料性质,得到脱水脱盐后的原油,使其适宜于进入裂解炉对流段;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脱水脱盐后的原油送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一管排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的原油;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加热后的原油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部分包括柴油以及更轻的组分,液体部分为常压蜡油以及渣油馏分;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柴油以及更轻的组分作为乙烯裂解原料送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中,进一步加热至横跨温度得到加热至横跨温度的乙烯反应进料;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加热至横跨温度的乙烯反应进料送入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发生裂解反应;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出口的反应产物被送入急冷器及精分离器,分离出烯烃、氢气、裂解汽油及裂解焦油,其中氢气送入步骤七的加氢反应器;
步骤七:将步骤三的液体部分即蜡油及渣油馏分送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加氢反应产物;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加氢反应产物被送入第二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部分即加氢尾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送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中,分离出的气体送入分离装置进行进一步分离;分离装置分离出来的氢气经加压后作为循环氢返回所述加氢反应器,分离出的H2S被送入硫磺回收装置,被分离出的轻石脑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送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中,分离出的重石脑油、煤油等不适合裂解的组分作为副产品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工作温度在200-38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工作温度在350-40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300-480℃,反应压力为2.0-20.0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的反应出口温度700~900℃,在反应区的停留时间为0.05~1秒。
6.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脱盐装置、乙烯裂解炉、第一气液分离器、加氢反应七、第二气液分离器、急冷器、精分离器和分离器;所述脱水脱盐装置的入口接原油,所述脱水脱盐装置的出口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一管排的入口,所述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一管排的出口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接加氢反应器的入口,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的入口;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的出口接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的入口,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的出口接急冷器的入口,急冷器的出口接精分离器的入口,所述精分离器的氢气出口接加氢反应器的氢气入口,所述精分离器还送出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裂解汽油和裂解焦油;所述加氢反应器的出口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接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的入口,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接所述分离器的入口,所述分离器的氢气出口接加氢反应器的氢气入口,所述分离器的轻石脑油出口接所述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管排的入口;所述分离器还送出H2S、重石脑油和煤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均为旋风分离器或闪蒸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器为固定床、浆态床或沸腾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油直接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底部适当位置设置有调节火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竣铭化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竣铭化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9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