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50746.9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兵;周姝伶;杨烜;张信峰;余兴建;蓝威;马预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B82Y20/00;B82Y30/00;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粉 量子 复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荧光粉的表面制备二氧化硅,从而形成荧光粉-二氧化硅的复合结构;
S2对所述荧光粉-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正电修饰,得到带正电的荧光粉-二氧化硅;
S3对量子点进行表面负电修饰,得到带负电的量子点;
S4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使得所述带负电的量子点吸附在所述带正电的荧光粉-二氧化硅的表面,以此制得所述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从而使得该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在封装过程中,能够保持荧光粉和量子点在胶体中的相对静止;
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向醇类溶液中加入所述荧光粉、正硅酸乙酯、氨水和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荧光粉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2:1;
S12将所述混合溶液加热至40℃~70℃同时搅拌0.5h~1h,使得所述正硅酸乙酯水解并在所述荧光粉的表面生成二氧化硅;
S13待反应结束后,利用醇类溶液清洗固体沉淀,以此制得所述荧光粉-二氧化硅;所述荧光粉为黄色YAG荧光粉,所述荧光粉的平均粒径为5μm~20μm,所述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100nm~5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正硅酸乙酯的浓度为0.2mol/L~0.8mol/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将所述荧光粉-二氧化硅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10~3:10的质量比加入醇类溶液中获得预制溶液,并保证所述预制溶液中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浓度为1mol/L~2mol/L,然后搅拌6h~12h使得所述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产生的带氨基支链吸附在所述荧光粉-二氧化硅的表面,从而对其进行正电修饰;
S22待反应结束后,利用醇类溶液清洗固体沉淀,以此制得所述带正电的荧光粉-二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将3-巯基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使其发生中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加入含量子点的氯仿溶液并常温搅拌预设时间,使得所述量子点表面的油酸配体与所述3-巯基丙酸发生交换;
S32待反应结束后,加入去离子水并进行第一次萃取,取出上层液体并加入乙酸乙酯和醇类溶液进行第二次萃取,然后取出下层液体进行离心得到固体沉淀,最后利用醇类溶液清洗所述固体沉淀,以此制得所述带负电的量子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1中,所述3-巯基丙酸与量子点的质量比大于100:1,并且搅拌时间大于1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为核壳结构的CdSe/CdS红色量子点,该量子点的平均粒径为2nm~10nm。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粉量子点复合颗粒制备的量子点白光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7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核间距变化的管壳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氛围灯包覆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