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交叉路口、公交站及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705.X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全;刘卫东;秦曙光;马耀宗;蓝生斌;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2;C04B28/04;C04B26/26;C04B28/00;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邓世江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交叉 路口 公交 专用 道路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交叉路口、公交站及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结构,所述道路结构从上至下包括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和底基层,在下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表面层由4cm~6cm喷洒露石剂的半柔性材料SFA13构成;中面层由6cm~8cm掺有相变储能材料的半柔性材料SFA16构成;下面层由8cm~10cm的EME2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构成,基层由18cm~20cm掺甘蔗渣纤维、废旧橡胶粉和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盐的C‑B‑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构成,底基层由15cm~18cm装配式正六棱柱状多孔水泥混凝土构成。本发明通过整合和优化路面铺装结构,改善了道路结构的水稳定性、抗裂性能和耐久性,提高了路面抗车辙、抗滑性能和疲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实现了废弃物的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城市交叉路口、公交站及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的交叉口多为车辆启停、刹车的主要区域,车辆渠化严重,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传统沥青路面很容易出现拥包、车辙、波浪等现象。公交站虽然只占道路中很小的一段,但作为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公交车进站或出站时转弯的侧向力,停车时的摩阻力,启动时的摩擦力等,沥青路面极易诱发车辙病害。同时,公交专用道为完全渠化车道,对路面材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要求高,普通沥青路面结构易发生车辙、开裂等早期病害。为此,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延长路面服役寿命成为道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公开号为CN206503047U,公开的公交专用道路面铺装结构涉及磨耗层、高模量抗车辙变形层、抗疲劳层和半柔性抗开裂层。公告号为CN206529665U,公开的城市公交专用道复合路面结构包括了柔性路面材料上面层、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连续配筋混凝土下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公开号为CN105481322A,公开了一种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由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70-80%和橡胶粉水泥砂浆20-30%组成。公开号为CN101096837A公开了一种半柔性复合路面的构筑方法,包括首先制作大孔隙母体沥青混合料,然后将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水泥胶浆灌入大孔隙母体沥青混合料中,铺筑后进行表面处理及一定时间的养护即可。公开号为CN106587842A公开了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原料中水泥灌浆料的制备方法。公告号为CN208415027U公开了一种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上层为涂覆层,下层为水泥混合胶浆与沥青材料的复合层。公告号为CN205134126U公开了半柔性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包括上基层和下基层,下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层,上基层为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二灰碎石层。公告号为CN205134128U公开了一种半柔性沥青路面结构,包括SMA-13、Sup-13或AC-13上面层、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公开号为CN103866667A,公开的半柔性重载路面铺装结构包括:表面层为高粘度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为低标号道路沥青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为骨架密实型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上述半柔性的路面结构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水泥基灌浆料灌注填充大空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其二是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由于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成分为水泥、集料和乳化沥青,各原材料之间存在配伍性与相容性的问题,同时水泥-乳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低、水稳定性差、粘度强度低、耐久性严重不足,难以胜任道路的表层,目前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公开报道应用实体工程甚少。为此,国内外道路领域对半柔性材料(路面)的界定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在开级配骨架空隙结构沥青混合料中灌注具有特殊性能的水泥基灌浆料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路面)。
由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抗裂性能不佳,耐久性不足,易导致基层开裂和路面反射裂缝等问题,是当前半刚性基层的顽疾,一直困扰着道路工程人员。针对城市道路特殊路段车辙病害,目前的以半柔性路面为表层的路面结构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原因,导致半柔性路面表层的构造深度小,抗滑性能较差,部分附在集料表面的灌浆料硬化后易脱落。同时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当今时代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环保处理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多仓位商用炒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