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架空多频防震锤硬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661.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杜保柱;胡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G01N3/42 | 分类号: | G01N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空 防震 硬度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多频防震锤硬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检测底座、水平检测机构和垂直检测机构,将多频防震锤的侧面检测锤体拆卸,并将其放置于检测底座中心处的工作底板上,利用垂直检测机构内的垂直液压缸驱动垂直液压内杆下压,使其作用于内压力板,将检测锤体安装至连接轴的末端,调节水平检测机构内的螺纹杆,使其正好贴于检测锤体的边缘,驱动两侧的水平液压缸驱动水平液压内杆向内运动,利用水平压力探头向内挤压检测锤体,根据外部设备显示数值计算检测锤体能够承受的压力,从而得出其硬度数值,具体方法为两侧的压力数值相加所得,从而能够筛选出劣质锤体,有效提高防震锤的整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震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架空多频防震锤硬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防振锤,是为了减少导线因风力扯起振动而设的,高压架空线路杆位较高,档距较大,当导线受到风力作用时,会发生振动,导线振动时,导线悬挂处的工作条件最为不利,由于多次振动,导线因周期性的弯折会发生疲劳破坏,当架空线路档距大于120米时,一般采用防振锤防振,现有技术的多频防震锤,由于增加了侧面锤体的个数,从而导致防震锤在进行防震时,锤体之间发生碰撞,若锤体的质量较差时,锤体会碰撞开裂掉落,而锤体的生产过程中,没有用于检测锤体硬度的设备,从而无法检测出劣质锤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空多频防震锤硬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将多频防震锤的侧面检测锤体拆卸,并将其放置于检测底座中心处的工作底板上,利用垂直检测机构内的垂直液压缸驱动垂直液压内杆下压,使其作用于内压力板,且压力数值通过内部线路和外接线路口输出至外界显示设备中显示,将检测锤体安装至连接轴的末端,调节水平检测机构内的螺纹杆,使其正好贴于检测锤体的边缘,驱动两侧的水平液压缸驱动水平液压内杆向内运动,利用水平压力探头向内挤压检测锤体,压力数值则通过连接线和USB插头输出至外部显示设备,根据外部设备显示数值计算检测锤体能够承受的压力,从而得出其硬度数值,具体方法为两侧的压力数值相加所得,从而能够筛选出劣质锤体,有效提高防震锤的整体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架空多频防震锤硬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底座、水平检测机构和垂直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底座上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水平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底座的上端后侧安装垂直检测机构。
所述检测底座包括检测底板、标尺组、标尺螺栓、提升底座、安装螺孔、电机板、转向电机、连接轴、工作底板、检测锤体、复位弹簧、内压力板、外接线路口和设备螺孔,所述检测底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标尺组,所述标尺组的两端分别安装标尺螺栓,所述检测底板的上端后侧设有提升底座,所述提升底座的上侧两端设有安装螺孔,所述提升底座的后侧设有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上安装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前端安装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末端安装检测锤体,所述检测锤体下侧的检测底板上设有内压力板,所述内压力板的上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设有工作底板,所述检测底板的前端设有外接线路口,所述检测底板的上侧两端分别设有设备螺孔。
所述水平检测机构包括水平液压缸、延伸底板、螺栓沉孔、连接螺栓、水平液压外杆、水平液压内杆、限位口、指针环、内开口、连接线、USB插头、螺纹杆、水平压力探头、缓冲弹簧和连接板,所述水平液压缸的后侧设有延伸底板,所述延伸底板上设有螺栓沉孔,所述螺栓沉孔的内部安装连接螺栓,所述水平液压缸的前端设有水平液压外杆,所述水平液压外杆的前端设有水平液压内杆,所述水平液压内杆的前端设有限位口,所述水平液压内杆的外侧中心处设有指针环,所述水平液压内杆的内部安装螺纹杆,所述水平液压内杆的侧面设有内开口,所述内开口内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末端设有USB插头,所述螺纹杆的前端设有水平压力探头,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设有缓冲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未经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