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0479.5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瑞;孙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P17/0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泰六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86 | 代理人: | 杨正辉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甲沟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大麻提取物0.1‑1份、仙人掌3‑10份、绿茶提取物5‑15份、黄连提取物8‑20份、肉桂提取物0.5‑1份;其使用方法为将大麻提取物、绿茶提取物、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混合均匀得到药膏;将新鲜仙人掌除刺后捣成糊状,榨汁,加入药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中药膏;将患处常规消毒患处后敷入中药膏,用纱布覆盖或包扎患处,每日更换1次。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使用简单,疗效快,疗程短;采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来治疗真菌病和无菌性炎症,无任何毒副作用,且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甲沟炎、嵌甲不治疗不会自行痊愈,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化脓。长时间不治疗趾甲会严重变形,导致甲床破坏,最后趾甲缺损,严重者甚至导致不长指甲。目前,甲沟炎的治疗方法大多需要到医院进行拔甲手术,拔甲后甲床外露,护理不便,且新甲重新生长需36个月,新甲生成后不可避免再次发生甲沟炎可能,通常需要将整片指甲或趾甲拔除,以让甲沟炎能够更好地治愈,但这种治疗方法使患者受到的痛苦大,且患者恢复过程中由于缺乏指甲或趾甲的保护,与指甲或趾甲贴合的组织很容易受到感染。
虽然目前对甲沟炎的诊疗多有改进,相关研究日趋深入,但甲沟炎仍是临床治疗中的顽疾,仍表现出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的特征,致使增加病人的痛苦与医生的困扰,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的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大麻提取物0.1-1份、仙人掌3-10份、绿茶提取物5-15份、黄连提取物8-20份、肉桂提取物0.5-1份。
优选的,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大麻提取物0.5份、仙人掌5份、绿茶提取物8份、黄连提取物9份、肉桂提取物0.5份。
优选的,所述大麻叶提取物中大麻二酚的含量>50%,所述四氢大麻酚的含量<0.3%。
优选的,所述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80%,盐酸小檗碱含量≥10%。
优选的,所述肉桂提取物中肉桂多酚含量≥3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药用原理:
大麻叶提取物:从工业大麻中提取出来的,经分离、纯化而得到的一类大麻素及萜类物质的总称。大麻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份大麻二酚在杀菌、消炎、止痒、止痛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各类细菌、真菌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
仙人掌: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肺止咳的功效。
绿茶: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抑菌消炎、抑制肿瘤、吸收紫外线等活性功能。
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肉桂: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的功能,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大麻提取物、绿茶提取物、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