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9930.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古安玲;陈莉莉;吴先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众心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2 | 分类号: | H01S3/02;H01S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晶体 支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底座制作,选择一圆柱体,在圆柱内部开设数量为两个的凹槽,分别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小圆柱形凹槽,底座侧面偏上半部开设圆孔,支架制作,支架侧面开设切口。该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将支架与底座上的凹槽对接,支架和光学晶体对接,将光学晶体放入支架侧面的切口内,将螺丝放入圆孔内,转动螺丝,支架受螺丝的推力,切口的角度变小,光学晶体就被固定在支架中,大功率激光器通过加大光学晶体的规格和厚度,提高了其输出功率,由于不使用固化胶来固定光学晶体,因此不会受其因素影响,也保证了光学晶体表面的清洁度,从而稳定性也提高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器——能发射激光的装置,1954年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汤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梅曼等人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以后,激光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近来还发展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
传统大功率激光器的光学晶体使用固化胶来固定,受其因素影响,光学晶体表面的清洁度无法得到保证,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故而提出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具备不需要使用固化胶固定光学晶体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大功率激光器的光学晶体使用固化胶来固定,受其因素影响,光学晶体表面的清洁度无法得到保证,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不需要使用固化胶固定光学晶体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底座制作,选择一圆柱体,在圆柱内部开设数量为两个的凹槽,分别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小圆柱形凹槽,底座侧面偏上半部开设圆孔;
2)支架制作,支架侧面开设切口,切口的角度为十五度;
3)底座和支架对接,将支架与底座上的凹槽对接;
4)支架和光学晶体对接,将光学晶体放入支架侧面的切口内,将螺丝放入圆孔内,转动螺丝,支架受螺丝的推力,切口的角度变小,光学晶体就被固定在支架中。
优选的,圆柱体为PVC塑料,圆柱体的横截面支架为三厘米,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为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直径为一厘米,所述圆孔的直径为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不锈钢支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光学晶体支架的制作方法,通过底座制作,选择一圆柱体,在圆柱内部开设数量为两个的凹槽,分别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小圆柱形凹槽,底座侧面偏上半部开设圆孔,支架制作,支架侧面开设切口,切口的角度为十五度,底座和支架对接,将支架与底座上的凹槽对接,支架和光学晶体对接,将光学晶体放入支架侧面的切口内,将螺丝放入圆孔内,转动螺丝,支架受螺丝的推力,切口的角度变小,光学晶体就被固定在支架中,大功率激光器通过加大光学晶体的规格和厚度,提高了其输出功率,由于不使用固化胶来固定光学晶体,因此不会受其因素影响,也保证了光学晶体表面的清洁度,从而稳定性也提高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众心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众心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9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