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压茶防潮保存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8978.0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曹双乐;毛兴云;曹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63/02 | 分类号: | B65B63/02;B65B51/10;B65B31/00;B65B61/20;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 地址: | 246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压茶 防潮 保存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紧压茶防潮保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制茶条;S2:初级包装袋包装,抽真空口密封;S3:次级包装袋包装并充入氮气,充气口连接有氮气缓冲罐;氮气缓冲罐连接充气装置;S4:采用加热密封装置进行定位密封;定位密封的密封线位于两相邻茶条之间;S5:密封次级包装袋带的一侧的充气口;S6:将步骤S5中的成品装入至金属罐中,本申请将压紧茶制成条状,且每个条状茶条独立包装,其外独立包装有次包装袋,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起到防挤压防碎的效果,同时,保鲜层和防潮层起到防潮、防吸湿的效果,且取用时,可一次取用所需的量,其余茶叶不会受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紧压茶防潮保存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紧压茶有茶饼或茶砖,其表面一般是光滑的,饮用时需用茶针、撬茶盘等工具,需用较大力量操作,且用量不好控制,使用非常不方便。现有的小坨茶虽能给出定量的茶,但茶叶的后发酵过程受到影响。而截面为其它形状的茶饼或茶砖,虽能定量掰下茶叶,但由于其截面结构的局限,不能两块相扣包装,使茶饼或茶砖在运输等环节中容易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压茶防潮保存工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紧压茶包装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紧压茶防潮保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经过处理的茶叶压制成条状的茶条;
S2:将茶条间隔放入初级包装袋中,采用加热密封装置将初级包装袋的置物口密封,并在350-650mmHg的条件下抽真空后将抽真空口密封,并在两相邻茶条之间进行定位密封;
S3:取次级包装袋,将步骤S2中的初级包装袋置于次级包装袋中,采用加热密封装置将次级包装袋的置物口密封,所述次级包装袋带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口,在次级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充气口连接有氮气缓冲罐;氮气缓冲罐连接充气装置;
S4:采用加热密封装置进行定位密封;定位密封的密封线位于两相邻茶条之间;
S5:密封次级包装袋带的一侧的充气口;
S6:将步骤S5中的成品装入至金属罐中。
其中,初级包装袋的内侧涂覆有保鲜剂,次级包装袋的包括至少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外侧涂覆有防潮剂。
其中,所述茶叶的处理的步骤包括清洗除尘、脱水、杀青、揉捻、烘烤等常规制茶步骤。
优选的,茶叶中包含药食两用植物的茎、叶和果实,药食两用植物的茎、叶和果实处理的步骤包括清洗除尘、脱水、干燥、切成颗粒,其中药食两用植物的茎、叶和果实的颗粒度的粒径为1-2.5mm。
优选的,所述金属罐中放置有干燥剂。
优选的,保鲜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葡糖酸内酯5-8份、天蚕素3-8份、洋铁叶根1-2份、壳聚糖3-6份、溶菌酶0.8-2份以及水;将保鲜剂涂覆与初级包装袋内侧,通过烘干形成保鲜层。
优选的,防潮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炭3-8份、石蜡3-8份、花椒油0.1-2份、壳聚糖2-6份、松香0.5-2份以及水;将防潮剂涂覆与次级包装袋外侧,通过烘干形成防潮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紧压茶防潮保存工艺,本申请将压紧茶制成条状,且每个条状茶条独立包装,其外独立包装有次包装袋,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起到防挤压防碎的效果,同时,保鲜层和防潮层起到防潮、防吸湿的效果,且取用时,可一次取用所需的量,其余茶叶不会受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