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料多功能可弹升齿环摩擦片贴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8914.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齐乐华;郑利强;张晓博;傅业伟;李贺军;付前刚;张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F16D69/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料 多功能 可弹升齿环 摩擦 片贴附 机构 | ||
本发明一种自动进料多功能可弹升齿环摩擦片贴附机构,属于汽车零件制造领域;包括外部材料送料机构、外部材料贴附机构、内部材料贴附机构、定位及弹升机构、升降机构等。外部材料送料机构的外部送料插板将摩擦材料插入弯料贴附槽中,推料板进料。外部材料贴附机构由弯料盘、外弯料贴附滑块、伞齿盘、小伞齿轮等构成,转动小伞齿轮带动滑块移动,将弯料贴附槽中的材料压向齿环实现贴附。内部材料贴附机构与外部材料贴附机构类似。定位及弹升机构由弹簧和定位块组成。升降机构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以配合内部材料成形机构的使用。本专利利用机械结构实现了齿环纸基摩擦材料的贴附,避免了人工折弯过程中材料易破裂的缺陷,并且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料多功能可弹升齿环摩擦片贴附机构。
背景技术
同步器是汽车变速器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使将要啮合的齿轮达到一致的转速之后顺利啮合,同步器分为常压式、惯性式和自增力式,目前广泛采用摩擦惯性同步器,惯性式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的,而齿环是同步器中实现摩擦作用的核心部件。
目前最常用的齿环是贴附型齿环,即在摩擦面的位置贴附一层摩擦材料,常见的摩擦材料是碳纤维布,其虽然具有诸多优异性能,但是碳纤维布成本昂贵,约为纸基摩擦材料的十倍。随着纸基摩擦材料性能的提升,其应用于同步器齿环已成为可能。目前,我国用于同步器齿环的纸基摩擦材料均是采用手工贴附的方法,由于纸基摩擦材料较脆,手工贴附时极易引起摩擦片破裂,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因此开发一种材料贴附机构以配合生产齿环很有必要。
专利CN106079809B提供了一种贴附机构,其主要是先利用真空吸管吸附待贴附材料,然后利用与待贴附表面相同形状的仿形头将待贴附材料压向待贴附表面,因此专利CN106079809B不能贴附可透气材料,例如纸基摩擦材料,也不能贴附完整圆环以及内表面,例如同步器齿环。相对于专利CN106079809B的贴附方法而言,本发明具有可以实现贴附整个圆环以及贴附效率高、可以同时贴附圆环的内外面、自动进料等优势,并且不要求待贴附材料的透气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进料多功能可弹升齿环摩擦片贴附机构,克服了现有手工贴附同步器齿环纸基摩擦材料的缺点,解决其贴附过程中极易发生破裂,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进料多功能可弹升齿环摩擦片贴附机构;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结合平面螺纹实现贴附滑块的移动,从而利用贴附滑块完成贴附动作。本发明具有的创新点包括同时实现齿环内外的摩擦片贴附、模块化设计实现不同尺寸齿环摩擦片的贴附、自动进料提高生产效率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进料多功能可弹升齿环摩擦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材料送料机构、固定壳、齿轮壳、外部材料贴附机构、内部材料贴附机构、定位及弹升机构;所述固定壳为框架结构,用于整个贴附机构的支撑和固定;
所述齿轮壳为底端开口的圆筒结构,保证轴向竖直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壳上;其顶端端面中心处开有中心通孔,同时顶端端面上沿周向均布三个径向通槽;采用所述定位及弹升机构将齿环同轴安装于所述齿轮壳顶端端面上;
所述外部材料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气缸、外部送料插板、料盒、推料板和推料弹簧;所述外部送料插板为中心处开有通孔的平板结构,其下表面靠近通孔处沿周向均布三个垂直的长方形板;所述外部送料插板通过所述送料气缸同轴安装于所述外部材料贴附机构的上方,实现所述送料插板的轴向位移;所述料盒为上开口的盒体结构,位于所述送料插板的下方,所述推料板通过所述推料弹簧安装于料盒内,用于压紧所述料盒内的材料,并沿所述推料弹簧的轴向推进材料;三个所述料盒沿所述齿轮壳顶端端面的周向均布,并固定于所述外部材料贴附机构上;所述料盒的上、下端面位于所述送料插板的长方形板正下方的位置均开有第一送料槽,用于插入所述送料插板的长方形板,将材料竖直推入所述外部材料贴附机构的弯料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无人机抓奖品的游戏机
- 下一篇:紧压茶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