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502.7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刘悦;汪青杰;刘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A01G22/00;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大面积 绿化带 绿色 水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在绿化带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砂层、砾石;在绿化带、种植土层、砂层中设置若干蓄水调节模块、导水弃流筒;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蓄水池、池基,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导水管对弃流控制腔和蓄水池进行联通,在砂层两侧设置市政管道;导水弃流筒由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的区域是弃流控制腔,在弃流控制腔中设置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雨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等问题,能有效解决下雨时现有草坪结构积水过多、排水困难等问题,蓄水调节模块中设置的内置吸水填充芯还可以有效起到吸收路面汽车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高速增长,所以有必要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自主供水美化绿化的系统,来收集雨水,并用雨水涵养草坪,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储水和补充续、排水以及美化绿化和灌溉功能的一体化,可大大减弱车辆产生的噪音和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更有效率的蓄水、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附能力,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它的核心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让城市回归自然,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基本原则是应以保护生态优先,最大程度上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原有的城市基础建筑设施改造成为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的“海绵体”。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为了突出城市景观,不仅将绿地都建得高出周围,而且路面、街面铺设采用的都是水泥、沥青和地面砖,透水性极差。在下雨时,往往都是往路上流,往街上流,而不是往绿地里流,使得绿地不能涵养水份和吸尘,而且得不到最好的雨水浇灌和肥料滋养。如果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材料使其变成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透水街面,城市的地下将能储存非常可观的地下水量,以供绿地灌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能够有效解决雨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等问题,能有效解决下雨时现有草坪结构积水过多、排水困难等问题,同时蓄水调节模块中设置的内置吸水填充芯还可以有效起到吸收路面汽车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噪音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主要包括蓄水调节模块(1)、透水板盖、储水腔、内置吸水填充芯、导水弃流筒、筒外壳、过滤网、弃流控制腔、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漂浮垫、导水管、蓄水池、绿化带、种植土层、砂层、砾石、排水管、泥土阻拦网、市政管道、户外水泵、抽水管和池基;
在绿化带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的下方设置砂层,在砂层的下方设置砾石,在砂层的下方设置砾石;在绿化带、种植土层、砂层中设置若干蓄水调节模块、导水弃流筒,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蓄水池,蓄水池的下方设置池基,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导水管对弃流控制腔和蓄水池进行联通,在砂层两侧设置市政管道,设置排水管,其一端和市政管道联通,另一端设置在种植土层中,并在此端的端口设置泥土阻拦网,设置抽水管,其一端和蓄水池的底部联通,另一端和设置在绿化带两侧的户外水泵连接,蓄水调节模块由透水板盖和储水腔围成,透水板盖设置在储水腔的上方,在储水腔的内部设置内置吸水填充芯,导水弃流筒由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的区域是弃流控制腔,在弃流控制腔中设置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筒外壳的内壁密封相连,同时在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的上方设置漂浮垫。
进一步地,泥土阻拦网设置位置在高度上高于透水板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免疫的反应盘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基部减震结构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