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420.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裕;马孟超;刘乐;李可运;刘明乐;王大伟;陶文宏;杨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8;C04B111/40;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卓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2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混凝土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一种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以干基计,包括相对于100重量份原材料,废弃混凝土粉40‑60重量份,废砖粉10‑40重量份,水泥15‑25重量份,黏土10‑25重量份;聚苯颗粒的体积按干密度的设定计算,干密度设计为600kg/m3‑1200kg/m3。本发明的主要原材料为废弃混凝土粉、废弃砖粉、黏土等,其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的利用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即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土木建筑材料,涉及一种土木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废弃混凝土、废弃黏土和废砖量最大,如何利用这些建筑垃圾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高达约300亿平方米,每年新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也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多数废弃混凝土未经处理,而是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破坏了环境,造成了污染。
我国对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的处理,主要是对颗粒较大的废弃混凝土和废砖制成再生骨料代替天然砂石,处理难度大,利用较少,一般进行填埋处理,同样土地开挖、道路开挖出来的黏土大多也都进行填埋处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废弃混凝土和废砖本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何合理的利用,使它们变废为宝,成为现如今研究者重大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另外,本发明还提出该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第一个技术方案中,一种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以干基计,包括相对于100重量份原材料,废弃混凝土粉40-60重量份,废砖粉10-40重量份,水泥15-25重量份,黏土10-25重量份;聚苯颗粒的体积按干密度的设定计算,干密度设计为600kg/m3-1200kg/m3。
在第一个技术方案中,作为优选的,所述聚苯颗粒的体积按干密度的设定计算,干密度设计为800kg/m3-1000kg/m3。
在第一个技术方案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废弃混凝土为建筑物拆除废弃的混凝土,混凝土为破碎粉磨形成的0.5-1μm的粒径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不包括聚苯颗粒的原材料,废弃混凝土粉为45-55重量份。
在第一个技术方案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废砖粉为建筑物拆除废弃的黏土砖、红砖经破碎粉磨形成的颗粒物,废砖粉粒径为0.5μm-1μm;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不包括聚苯颗粒的原材料,废砖粉为20-30重量份。
在第一个技术方案中,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泥为PO42.5水泥,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不包括聚苯颗粒的原材料,水泥为18-22重量份。
在第一个技术方案中,作为优选的,所述所述黏土为地基或路基开挖等产生的黏土;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不包括聚苯颗粒的原材料,黏土掺量为15-20重量份。
在第二个技术方案中,一种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的制备方法,以制备第一技术方案中提出的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包括根据废弃混凝土轻质砌块组成准备废弃混凝土粉、废砖粉、水泥和黏土,其成型所需用水量需根据原材料的配比进行调整,使用测量水泥砂浆流动度的方法进行调整,其用水量为800g混合均匀的不包括聚苯颗粒的原材料,砂浆流动度达到180mm-240mm时的用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