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薄膜之间粘连的生产工艺及薄膜用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332.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方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04 | 分类号: | F26B13/04;F26B13/18;F26B23/00;F26B25/02;F26B25/18;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108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薄膜 之间 粘连 生产工艺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决薄膜之间粘连的生产工艺,通过混合装置将PVA、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再通过薄膜原料熔液涂布在烘干设备上烘干成膜,然后在载物钢带移动中对烘道接触薄膜的载物钢带进行加热,当载物钢带加热到一定温度,薄膜与载物钢带之间的固液表面的水分便产生气泡形成防粘连的纹路;通过上述的工艺能够实现薄膜表面上加工制得密集、均匀可控的纹路,同时纹路深度可控,因此不会对薄膜形成穿孔,也不会影响薄膜以后的包装物的成分比例,同时能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解决在使用过程中薄膜与薄膜之间相互粘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解决薄膜之间粘连的生产工艺及薄膜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水溶性薄膜可以用于包装粉料、膏状或者含水量少于10%的液体,但是由于水溶性薄膜的特性,特别是包装了类似洗衣凝珠的薄膜,为了让其有良好的伸长率,薄膜的粘性比较大。当这种粘性比较大的薄膜作为包装的时候,很容易两个包装袋之间的“粘连”,这种“粘连”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一般解决这种“粘连”的手段有许多方式,譬如用机械方式在薄膜表面压出纹路,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粘连”,但是由于压纹棍的设计,压纹的深度难以控制,很容易对薄膜造成损伤。另外一种解决的办法是在生产的时候对薄膜表面轻轻涂上一层无机填料,譬如滑石粉、蒙脱土粉等等,这种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薄膜的粘性,但是这种方式会使薄膜两侧表面都沾上无机填料,一来会稍微改变包装物的成分,在某些不需要无机填料的场合可能起到不好的效果;二来在包装好之后,用户在触摸产品的过程中,手上会粘上这些粉料,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以上对于“粘连”的解决方式都不算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纹路深度可控,因此不会对薄膜形成穿孔,也不会影响薄膜以后的包装物的成分比例,同时能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解决在使用过程中薄膜与薄膜之间相互粘连的薄膜生产工艺,以及对应薄膜用的烘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解决薄膜之间粘连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薄膜原料制备:选取PVA100份,水300-700分,增塑剂3-7份,表面活性剂0.8-1.2份投入到混合机组中加热至90℃,得到制成的PVA浆料,备用;
步骤2):加热干燥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a、启动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使得载物钢带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并带动涂布辊旋转,同时加热板通过导热辊对载物钢带进行加热,控制其温度为70-90℃,并在箱体作用下长时间保持70-90℃的加热温度,备用;
b、将步骤1)制得的薄膜原料熔液通过上料辊在转动过程中向移动的载物钢带上涂布浆料,然后在载物钢带移动中对薄膜层进行加热,当载物钢带加热到70-90℃,薄膜与载物钢带之间的固液表面的水分便产生气泡,由于薄膜本身的高粘性,所产生的气泡并不会扩散到薄膜的内部,而只会附着在固液界面一侧;当薄膜被载物钢带绕机体移动一圈进行加热烘干后,气泡的“痕迹”便留在了薄膜接触载物钢带的一侧,同时气泡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载物钢带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这些纹路痕迹的最终深度,并且纹路的深度在载物钢带加热到70℃时可控制在10um以下,在载物钢带加热到90℃时可控制在15um以下,从而避免刺穿薄膜或者由于大面积的使薄膜的厚度变薄而减弱薄膜力学性能;
c、当具体步骤b中薄膜生产完毕后,薄膜与收卷辊连接,薄膜从载物钢带上剥离后备收卷辊收卷,此时收卷辊的卷收转速与载物钢带的移动速度相等,避免使得薄膜受到拉扯而变薄出现穿孔现象;
步骤3)制作包装袋:将步骤2)制得的薄膜加工成包装袋,需要将带有纹路的一面朝外,使得制得包装袋之间相互接触不会粘连,影响使用,并且带有纹路的一面在使用时,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手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方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肇庆方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 下一篇:准零压损节能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