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7762.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颜;古金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1/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 车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包括预制车道板本体、钢筋骨架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间隔且相对设置,相邻预制车道板本体之间通过钢筋骨架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形成整体。所述接缝区域现浇材料采用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既满足强度、防水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又可以在需要拆除时进行拆除,而预制车道板循环利用。本本发明传力路径明确,易于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现场拼装方便快捷;具有现场浇筑量小,施工效率高,便于后期循环利用、置换更新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道路、桥梁用预制装配式车道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预制装配技术以其构件质量高、环境友好、建造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以及建筑业主的广泛青睐。对于城市道路、桥梁,预制装配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构件制造的精度,满足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要求,而且成功降低道路、桥梁建造过程中带来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问题对城市居民的影响。现浇车道板、桥面板由于现场浇筑量大,养护所需时间长,养护气候条件要求高等问题极大地增长预制装配道路、桥梁的工期。因此基于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全预制装配桥梁技术将在城市桥梁中广泛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以水泥、矿物掺合料、粒径小于1mm的细骨料、高效减水剂和微细钢纤维形成的一种超高强度、超高韧性(类金属拉伸应变强化特性)、超高耐久性及良好的施工性能等优异性能的新品种水泥基结构材料,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UHPC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高抗韧性和耐久性,且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均比普通的混凝土要高出很多。如果用UHPC代替普通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普通混凝土桥面板易开裂、寿命短的现象,还可减少桥面板混凝土用量,降低结构自重。
传统的预制车道板、桥面板拼装通常采用普通混凝土作为湿接缝灌浆料,现浇湿接缝需要底模,企口内钢筋焊接或绑扎工作复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采用高效无收缩灌浆料的装配式桥面板接缝,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应用于预制车道板、桥面板接缝时,通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高延性和水硬过程中粘结性能良好等特性,将预制车道板连接成整体。
在此基础上,如何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经济合理地结合到预制车道板、桥面板的结构中,成为该技术领域有待突破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以解决现有钢车道板路面、桥面刚度不足易变形,一次投入成本高的缺点,同时还继承钢车道板路面、桥面铺装快、可回收可周转的优点,达到预制轻型化、降低综合造价、提高刚度、提高耐久性、加快施工周期、预制车道板可重复利用等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预制车道板本体、钢筋骨架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间隔且相对设置,且通过钢筋骨架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形成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侧边缘的所述凸起沿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互交错设置,且其间预留一定的交错空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之间形成了纵向拼接缝区域和钢筋骨架接缝区域,所述纵向拼接缝区域和其相邻的所述钢筋骨架接缝区域围成凸榫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纵向拼接缝区域和所述钢筋骨架接缝区域处支模浇筑所述接缝区域现浇材料使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形成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做成齿板或榫式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