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装置、学习装置及学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7653.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郡司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B41J2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装置 学习 学习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打印装置、学习装置及学习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具备打印介质的输送机构,其构成为具备:存储部,存储已学习模型,所述已学习模型基于包括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成果物的长度即打印长度的状态变量,输出使所述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所述输送机构的设定值;以及控制部,通过基于所述已学习模型获取的所述设定值来控制所述输送机构,从而进行打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学习装置及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打印装置中,重要的是基于被打印的图像数据的且按照设想的大小来打印打印成果物。即,在一边将打印介质向特定的方向输送一边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中,若没有正确地控制打印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打印成果物的长度即打印长度,则打印品质下降。例如,若打印长度比基于被打印的图像数据的基准的长度长,则在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应该连续地打印的部位产生不连续的部位(白条纹)。若打印长度比基准的长度短,则在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应该连续地打印的部位重叠而产生黑条纹。
以往,已研究出用于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长度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作用于打印介质的张力控制为规定以下的技术。
但是,利用现有技术也存在难以解决如下问题的情况,即、辊的经年劣化或者根据打印介质的特性、使用环境而高精度地补正输送机构的设定值。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60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具备打印介质的输送机构的打印装置具备:存储部,存储已学习模型,所述已学习模型基于包括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成果物的长度即打印长度的状态变量,输出使所述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所述输送机构的设定值;以及控制部,通过基于所述已学习模型获取的所述设定值来控制所述输送机构,从而进行打印。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根据打印长度的状态而被最优化的输送机构的设定值来控制输送机构,且能够长时间地维持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状态。
进一步,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所述已学习模型的学习通过下述方式执行:观测包含所述打印长度的所述状态变量,基于观测到的所述状态变量来决定使所述设定值变化的行动,基于所述打印长度相对于基准的偏差使所述设定值最优化,所述设定值包括由夹着所述打印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夹着所述打印介质的压力、作用于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张力、为了控制所述张力而实施的所述张力的检测的频度以及使所述打印介质吸附于既定的位置的吸附装置的吸附力中的至少一方。即、通过强化学习来学习已学习模型,能够容易地定义为了使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最优的输送机构的设定值。
进一步,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所述已学习模型的学习通过下述方式执行:基于奖励,重复进行所述状态变量的观测、与该状态变量相应的所述行动的决定、以及通过该行动得到的所述奖励的评价,从而使所述设定值最优化,所述奖励为相对于所述打印长度的基准的偏差越小则所述奖励越大。根据该结构,通过强化学习来学习已学习模型,能够容易地定义为了使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最优的输送机构的设定值。
进一步,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状态变量包括打印装置的周围的温度与湿度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即使打印装置的周围的环境变化,也能够维持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状态。
进一步,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已学习模型针对打印介质的每个种类进行学习。根据该结构,能够获取适于打印介质的每个种类的输送机构的设定值。
进一步,在具备打印介质的输送机构的打印装置中所参照的已学习模型的学习装置,所述学习装置具备将如下模型获取为所述已学习模型的学习部:基于包括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成果物的长度即打印长度的状态变量,输出使所述打印长度接近基准的所述输送机构的设定值的模型。即、作为输出输送机构的设定值的已学习模型的学习装置也能够使本发明成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打印装置的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