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平台同步调用的方法、物联网系统和网络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47097.7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民;陈子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33 | 分类号: | H04L67/133;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平台 同步 调用 方法 系统 网络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平台同步调用的方法、物联网系统和网络设备,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可以包括:在接收到调用方发送的同步调用请求时,阻塞与所述同步调用请求对应的收发线程,并为所述同步调用请求生成调用标识符;建立所述调用标识符与所述收发线程的对应关系,并将携带所述调用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同步调用请求指定的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携带所述调用标识符的响应消息时,根据所述调用标识符唤醒对应的所述收发线程,并通过所述收发线程将调用结果发送至所述调用方。采用本发明,无需改动异步通信模式,即可实现调用方对物联网平台进行同步调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平台同步调用的方法、物联网系统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各个物联网设备通过网络互联,有效推动了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采用Pub/Sub(Public/Subscribe,发布/订阅)的异步通信模式,能够为连接远程设备提供实时可靠的消息服务。因此,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通常采用MQTT协议进行异步通信。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究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面对涉及共享资源、多次调用操作存在严格时序关系等场景时,用户往往需要对物联网平台进行同步调用,进而通过物联网平台向物联网设备下发指令。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回复的调用结果后才能进行其他操作。然而,现有的采用异步通信模式的物联网系统不能满足用户同步调用的场景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平台同步调用的方法、物联网系统和网络设备,无需改动物联网平台与物联网设备的异步通信模式,即可实现调用方对物联网平台进行同步调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平台同步调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调用方发送的同步调用请求时,阻塞与所述同步调用请求对应的收发线程,并为所述同步调用请求生成调用标识符;
建立所述调用标识符与所述收发线程的对应关系,并将携带所述调用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同步调用请求指定的物联网设备;
在接收到携带所述调用标识符的响应消息时,根据所述调用标识符唤醒对应的所述收发线程,并通过所述收发线程将调用结果发送至所述调用方。
在实施中,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同步调用请求后,阻塞对应的收发线程,物联网平台与物联网设备之间仍进行异步通信。物联网平台无需改动原有的异步通信模式,根据调用标识符将涉及同一调用请求的收发线程、请求消息、以及响应消息关联起来。对于调用方而言,同步调用结果与同步调用请求对应,即实现了对物联网平台进行同步调用。
进一步的,建立所述调用标识符与所述收发线程的对应关系,并将携带所述调用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同步调用请求指定的物联网设备,包括:
通过业务处理服务建立所述调用标识符与所述收发线程的对应关系,并对所述同步调用请求进行业务处理;
根据所述同步调用请求和所述调用标识符生成所述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服务将携带所述调用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发送至链接管理服务;
通过所述链接管理服务建立所述调用标识符与所述业务处理服务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在实施中,若物联网平台内的业务处理服务与链接管理服务分离,业务处理服务与链接管理服务进行异步通信过程中可以携带调用标识符。这样,可以将调用标识符与业务处理服务关联起来,为物联网平台将响应消息正确发送至业务处理服务进行业务处理提供基础。并且,请求消息在转发过程中始终携带调用标识符,为实现调用方的同步调用提供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网宿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网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