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收缩性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6249.1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张雅善;陈艳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4 | 分类号: | D03D15/04;D03D15/00;D03D13/00;D03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侯武娇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收缩性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织带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相互交织;其中,所述纬纱的缩水率为5%~15%;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的缩水率为0.1%~4%,所述第二纱线的缩水率为5%~15%;所述第一纱线的重量占所述织带的重量的1%~7%。该织带吸水性好、手感柔软、服用性能优良,具备纯天然原料织物的风格,能很好的满足成衣对织带低缩率和服用性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收缩性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是服装上常用的配件,如用于服装的衣领、角叉、前筒等,通常和面料车缝在一起。通常棉梭织带的缩率较大,基本在10%以上。然而,织带缩率过大容易造成服装起皱,影响成衣外观以及尺寸。目前,棉梭织带常需要预缩后才能和面料车缝,现有的预缩方法主要有蒸汽烫和泡水烘干,其中泡水烘干对棉梭织带的预缩较好,棉梭织带经过多次泡水烘干可以把缩率降到4%~7%,但是预缩需要热能或水,能耗高、流程长。行业标准常要求织带缩率在5%以内,这样,就会有部分结构疏松的织带缩率达不到行业标准,即使偶尔抽检达到该缩率标准,但是织带的不同生产批次,抽检的不同位置缩率极不稳定。
为了避免棉梭织带缩率大的不利因素,通常采用涤纶长丝织带、涤纶短纤织带或棉涤混纺织带替代棉梭织带,但是,它们均存在其他问题。涤纶材质梭织带的缩率虽然可以控制在5%以内,但是涤纶长丝织带存在手感不柔软,风格和成衣风格不协调,吸水性差,容易起静电,服用体验差等问题。涤纶短纤织带虽然外观接近棉梭织带,但吸水性较差,容易起毛球。棉涤混纺织带虽然可以减轻涤纶短纤织带容易起毛起球、吸水性差的特性,但是由于棉和涤的染色条件和染料均不同,需要分别进行染棉、染涤,生产流程长、能耗高、资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收缩性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织带的缩水率小且稳定,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收缩性的织带,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相互交织;
其中,所述纬纱的缩水率为5%~15%;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的缩水率为0.1%~4%,所述第二纱线的缩水率为5%~15%;所述第一纱线的重量占所述织带的重量的1%~7%。
上述织带以高缩率的纱线为纬纱,并在经纱中混入少量低缩水率的第一纱线,通过低缩水率纱线快速减小高缩水率纱线的径向内应力,达到降低织带整体缩水率的目的,使织带的家庭洗水缩率小于或等于4%,且缩率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纬纱为含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纱线;所述第一纱线为含有合成纤维的纱线,所述第二纱线为含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纱线。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纤维,如棉、麻、毛等。
人造纤维是利用木材、草类等天然纤维素或天然高分子物质作原料,经化学加工、纺丝、后处理而制得的纤维,如人造丝、人造棉等。
合成纤维是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得的纤维,如涤纶、氨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的缩水率小。
如此,由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手感柔软,服用性能优良的特点,上述织带以含有天然纤维和/或人造纤维的纱线为主要成分,从而赋予了织带吸水性好、手感柔软、服用性能优良的优点,具备纯天然原料织物的风格,能很好的满足成衣对织带低缩水率和服用性能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纬纱为含有棉纱、人造棉纱、人造丝和棉粘混纺纱中的至少一种的纱线;所述第一纱线为含有涤纶DTY、透明或半透明PET单丝和涤纶FDY复丝中的至少一种的纱线;所述第二纱线为含有棉纱、人造棉纱、人造丝和棉粘混纺纱中的至少一种的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入式照明生长灯
- 下一篇:集成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光电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