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立方织构金属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571.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鹏;杨欢;阮松丽;张小婷;张大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12/00 | 分类号: | H01B12/00;H01B12/02;C22C1/02;C22C19/03;C22F1/10;C25D3/56;C25D5/48;C25D5/5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方 金属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立方织构金属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Ni‑9.5at.%W合金坯锭,随后热轧至12mm厚,其中热轧工艺为1280℃保温15分钟,轧制道次变形量为20%~28%;将上述热轧板表面打磨去氧化皮后进行冷轧和再结晶退火处理,退火工艺800℃保温10分钟;在上述退火后的带材上下表面电镀一层Ni‑5at.%W合金,厚度为5μm~20μm,再进行冷轧变形并进行高温退火,最终在金属复合带材表面获得强立方织构。本发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复合带材的强度,最终制得具有强立方织构的金属复合带材,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高温涂层超导带材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立方织构金属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钇钡铜氧高温涂层超导带材主要由韧性的金属基底、缓冲层薄膜及YBCO超导薄膜组成,在具有强立方织构的金属基底上制备过渡层及超导层是YBCO涂层超导带材的制备路线之一,此方法制备的高性能超导带材需要基底材料具有强立方织构、无铁磁性及高强度,镍钨合金是研究最广泛的基底材料,其中Ni-5at.%W合金带材容易获得强立方织构,但是其室温下的屈服强度较低,在液氮温区具有铁磁性,限制了第二代涂层超导带材的应用范围,而高钨含量的镍钨合金带材具有高强度及无铁磁性,但难以通过传统的带材制备路线获得强立方织构,通常需要通过温轧或轧制中间多次回复退火来提高立方织构的强度,增加了制造成本。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涂层超导带材,探索具有高性能的金属基带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强立方织构金属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基带的强度,获得强立方织构的金属带材。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立方织构金属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合金坯锭的制备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Ni-9.5at.%W合金坯锭,随后热轧至12mm厚,其中热轧工艺为1280℃保温15分钟,轧制道次变形量为20%~28%;
步骤S2:冷轧及再结晶退火
将步骤S1得到的热轧板表面打磨去氧化皮后进行冷轧,冷轧变形量为40%后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退火工艺800℃保温10分钟;
步骤S3:电镀及冷轧
在步骤S2退火后的带材上下表面电镀一层Ni-5at.%W合金,厚度为5~20μm,再进行冷轧变形,冷轧变形量为92%~99%;
步骤S4:高温退火
将步骤S3冷轧后的带材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工艺为第一阶段在800℃保温30min,第二阶段升温至1200℃保温80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复合带材的强度,最终制得具有强立方织构的金属复合带材,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金属复合带材的{111}面极图;
图2是实施例2制得的金属复合带材的{111}面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