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合成苯并呋喃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447.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伟;马心旺;马青松;孙东艳;魏力璟;苏建;刘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羰碳一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83 | 分类号: | C07D307/8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甲苯 原料 合成 呋喃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合成苯并呋喃酮的方法,先通过将邻硝基甲苯与醇、氧化剂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邻硝基苯乙酸酯,再通过碱性水解,酸化得到邻硝基苯乙酸,接着将硝基还原为氨基,经过重氮化反应,水解环化后即得到苯并呋喃酮。整个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步骤简单,产率高,纯度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合成苯并呋喃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呋喃酮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存在于天然和非天然产物中的一类内酯化合物,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农药、医药及新型抗氧剂等方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苯并呋喃酮可以衍生出大量新型精细化工品,比如可以作为合成嘧菌酯的中间体,嘧菌酯是农药界一类极具影响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几乎全部的真菌纲病菌害都有良好的活性,并且具有极好的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等特点。目前,国内生产嘧菌酯类的农药主要从国外进口,国内由于受技术限制生产厂家较少,迫切需要新技术填补空缺,主要是中间体苯并呋喃酮的合成没有取得突破进展。
苯并呋喃酮因为自身优良的性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聚合物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高效的捕捉碳自由基,可以作为良好的抗氧剂,少量的苯并呋喃酮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抗氧效率,与传统的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共同组成新的三元复合抗氧体系,是不可多得的一类具有巨大潜力的抗氧剂。目前有研究发现,苯并呋喃酮竟然具有极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人们的研究,建立进一步的构效关系,进而指导设计抗肿瘤药物的合成,这在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当下,对人类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苯并呋喃酮衍生物由于具有香味并且无毒,可以添加到食品或者饮品中作为香味剂,还可以制作为口气清新剂、厨卫清新剂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目前,制备苯并呋喃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以邻氯苯乙酸为原料经水解环合制备,参照下述合成路线:
但是邻氯苯乙酸生产成本较高,不易获得,并且这种方法步骤繁琐,合成条件苛刻,产率较低。
2、以苯甲醚为原料制得邻羟基苯甲酸再环化生成苯并呋喃酮,但在这个过程中邻羟基苯甲酸制备过程复杂,产率很低,得不到有效的推广。
3、以邻羟基苯乙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剂的作用生成苯并呋喃酮,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原材料难以获得,而且很难控制浓硫酸催化剂与原材料的接触程度,很容易使邻羟基苯乙酸碳化,产率低,并且浓硫酸对设备腐蚀严重,后期处理复杂。
由此可知,现有苯并呋喃酮的合成收率普遍偏低且条件苛刻、操作繁琐,不仅造成大量原料和能量浪费,而且增加了环境污染压力,迫切需要改进制备工艺,寻求苯并呋喃酮高收率和易操作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合成苯并呋喃酮的方法,先通过将邻硝基甲苯与醇、氧化剂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邻硝基苯乙酸酯,再通过碱性水解,酸化得到邻硝基苯乙酸,接着将硝基还原为氨基,经过重氮化反应,水解环化后即得到苯并呋喃酮。整个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步骤简单,产率高,纯度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合成苯并呋喃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邻硝基甲苯与烷基醇、氧化剂和一氧化碳,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条件下,进行甲基的羰基化反应,得到邻硝基苯乙酸酯;
(2)将邻硝基苯乙酸酯进行酯的碱性水解和酸化反应,得到邻硝基苯乙酸;
(3)将邻硝基苯乙酸与还原剂进行硝基的还原反应,得到邻氨基苯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羰碳一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羰碳一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