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民生诉求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381.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卜荣丽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民生 诉求 分析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民生诉求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诉求信息并提取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将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与预设诉求特征集合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的诉求信息所属的一个或多个诉求维度;按照所述诉求维度对所述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得到每个所述诉求维度对应的用户群体。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缺少对民生诉求信息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导致相关部门和人员无法对民生诉求进行有效管理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达到了对民生诉求信息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民生诉求进行有效管理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民生诉求统计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民生诉求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民生诉求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在范围和数量上均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具体内容从以前仅对温饱和收入的诉求迅速扩展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物价、房价、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治安、交通、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范围广、数量多、增速快。从诉求重点看,据相关调研,对于当前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72.5%的人选择“贫富悬殊”,42%的人选择“保障就业”,40.1%的人选择“医疗保障”,31.4%的人选择“教育公平”,31.4%的人选择“房价过高”,26.5%的人选择“通货膨胀”,21.6%的人选择“养老保障”,10.8%的人选择“利益补偿”。
目前对于上述各个领域各个维度的民生诉求信息,相关部门通常是通过问卷调查、网络人员问询、线下投票箱的方式来获取,这种方式很难收到真实的、动态的民生问题与实际诉求,很难动态的知晓和把控社会群体的心理稳定性状态、群体危机事件的发生几率、民众主要的诉求、想法和意愿到底是什么,以及群体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等,也不具备对民生诉求信息进行后续数据化管理的可能。此外,相关部门也很难针对不同地区、职业、性别、年龄等人群特征,对民生诉求进行分类检索。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缺少对民生诉求信息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导致相关部门和人员无法对民生诉求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民生诉求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缺少对民生诉求信息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导致相关部门和人员无法对民生诉求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民生诉求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民生诉求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诉求信息并提取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的诉求信息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心理信息、生理信息以及用户行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将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与预设诉求特征集合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的诉求信息所属的一个或多个诉求维度;按照所述诉求维度对所述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得到每个所述诉求维度对应的用户群体。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用户的诉求信息并提取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包括:获取人机交互信息,所述人机交互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诉求信息;对所述人机交互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以提取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用户的诉求信息并提取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之后包括:将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诉求特征集合进行匹配,以得到特征匹配结果;将所述特征匹配结果与预设诉求维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用户的诉求信息所属的一个或多个诉求维度。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聊天语句信息,所述按照所述诉求维度对所述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得到每个所述诉求维度对应的用户群体之前包括:对所述聊天语句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和意图分析,以提取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将所述用户的诉求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诉求特征集合进行匹配,以得到特征匹配结果;将所述特征匹配结果与预设诉求维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用户的诉求信息所属的一个或多个诉求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