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277.1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钦新;马文君;严俊杰;邵怀爽;梁志远;王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69;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相变 材料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辅助系统和电池热管理模组,电池热管理模组由模组外壳、电池模块和液冷换热器构成,液冷辅助系统通过液冷换热器和电池热管理模组相连接;
所述模组外壳为通过成形工艺构成的密闭真空容器,其内部填充相变材料,模组外壳下部留有多个电池模块嵌入凹道或模组外壳下部的前后面相对留有多个电极开口;
由多个电池单元表面包覆高分子绝缘薄膜构成的电池模块布置在模组外壳的外部凹道形成两侧面和顶面的间接接触换热,或布置于模组外壳内部形成电池模块全外表面浸泡换热结构;
所述液冷换热器设置于模组外壳上部,两端连接模组外壳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相变材料为低沸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处于电池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下部为留有多个电池模块嵌入凹道的密闭结构,电池模块嵌入凹道的尺寸与电池模块相匹配,电池模块嵌入电池模块嵌入凹道中使电池模块的侧面和顶面与模组外壳紧密接触换热,且在接触面填充具有高导热系数的导热粘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下部的前后面相对留有多个电极开口,所述电极开口的数目与电池模块的电极数目一致,电池模块浸泡在模组外壳的相变材料中,其电极从电极开口中引出且与电极开口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前、后、左、右拐角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相对开设在模组外壳两个相对侧面或开设在同一侧面的两端,距离顶端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处,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与外部循环冷却液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顶部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由出气管与真空泵镶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相变材料补给箱,所述相变材料补给箱与模组外壳之间的通过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液位计信号相连,所述液位计安装在模组外壳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重力式安全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换热器为选用高导热性材料制成的管束,其结构为顺列或错列的蛇形管束、U形管束或直管管束构成的冷凝换热器结构,其中换热管束被加工成强化冷凝的各种表面形状,以减少换热器面积和体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冷辅助的相变材料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辅助系统包括散热换热器、风机、水箱和循环泵,所述电池热管理模组的出液口与散热换热器进口管道相连,所述散热换热器的出口和水箱的进口管道相连,所述风机对散热换热器进行散热,所述水箱出口与循环泵入口相连,所述循环泵出口和电池热管理模组的进液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2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空间双耳孔中心距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拍及击球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