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踪式火箭弹瞄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022.5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隽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隽海生 |
主分类号: | F42B15/01 | 分类号: | F42B15/01;F41G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2202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火箭弹 瞄准 | ||
当发现敌机后,扣动开关8数字测速仪4启动,在1秒钟内就可以测出飞机的速度,飞机向前飞行了几厘米就是几倍速就会被测速仪4所记录,看图然后把所测的速度数变成倍数传给7个与电路的输入A端与B端的预存二进制数进行并行快速比较,当测速仪4测出的速度是一倍速时输出的二进制数1就加在7个与门电路的输入A端,预存卡9中的7个二进制数按顺序加在与门电路的输入B端,两组数各自在与门电路中同时并行进行快速比较,如果那个与门电路AB两个输入端同时输入相同数时,该与门电路的Y端就会输出一个信号1是模拟开关11开通。按钮3得电启动火箭飞出。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在军事上单兵专门打击移动目标如:飞机车舰等兵器的一种跟踪式火箭弹,也就是肩扛式火箭弹,发射时能对移动目标自动跟踪瞄准。
背景技术:
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架直升飞机来回在空中盘旋。一伙武装人员手持肩扛式火箭弹对其射击,但经多次射击不能命准结果飞机扫射后还是跑掉了,人们非常着急拿着武器却很失望。过去一般传统的打移动目标时,提前人为要观察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速度设定发射提前角,这样目标和弹就能同时到达汇合点,就能打准目标。这种靠人的抽象的预测方法,有人行,有人不行,不能适应现在战争的需要。一个可靠的公式化的提前角设定方法,才是现代武器应该具有的功能,任何人拿起来都能用。
发明内容:
跟踪式火箭弹瞄准器它是在原肩扛式火箭的基础上给火箭增加了一个目标自动跟踪瞄准装置,在火箭发射时不用士兵考虑预判发射提前角的问题,只要照准目标只管发射就能击准目标。
首先看原理图(1)图(2)当火箭弹后端喷口没有按装活门2时,火箭弹发射时,火箭弹后端喷口喷出的火焰面积大小,方向是均等一样的,火箭向前时各处所受推力的大小是一样的,平衡的。如果给火箭后端喷口一侧按装一个活门,调节一侧活门大小就可以改变火焰喷出的方向,改变火箭向前的推力方向,是火箭的发射角改变。在火箭后端喷口按装活门2就是为调节火箭发射提前角和弹道而设计。活门大小控制键3上的各按钮与火箭的速度倍数成匹配关系,例如:1倍速就是1秒钟内目标向前飞行的距离是目标长度的一倍,二倍速就是目标长度的两倍,以此类推。(空中目标的一倍速对应的是活门大小控制键3上的1号按钮。空中目标的二倍速对应的是活门大小控制键 3上的2号按钮等等。调节活门的大小要靠活门大小,控制键3上的 6个按钮来完成。活门调节幅度虽然很小在零点几毫米到几毫米之间,但它对发射角影响很大。(这个要在实际中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肩扛式火箭弹发射器整体外视图
图2是火箭弹后端内置活门的内视图,活门2大小可以调节。
图3是跟踪式火箭弹瞄准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
下面是跟踪式火箭弹瞄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外视图 (2)内视图 (3)内部原理电路图,1、火箭弹,2、发射口活门,3、活门大小控制按钮6个,4、数字测速仪,5、电池, 6、
内电路其中包括9、10、11、12和电池5它们组成一个并行快速比较电路用于识别按钮3的匹配按钮序号(它们都装在6内),7、发射架,8、搬机电路开关,9、预存卡,内存有7个二进制数1、10、 11、100、101、110、111,10、7个与门电路,11、7个模拟开关, 12、7个内存卡,A目标,C提前角、E跟踪漂移方向。
工作过程:
当发现敌机后,扣动开关8数字测速仪4启动在1秒钟内就可以测出飞机的速度,飞机向前飞行了几厘米,就是几倍速,就会被数字测速仪4所记录,看图(3)然后把所测的速度数变成倍数传给7个与门电路的输入A端与B端的预存二进制数进行并行快速比较,当测速仪4测出的速度是一倍速时输出的二进制数1就加在7个与门电路的输入A端,预存卡9中的7个二进制数按顺序加在与门电路的输入B 端,两组数各自在与门电路中同时并行进行快速比较。根据与门逻辑关系,测量输出数与预存数在与门电路的比较中如果两数的位数不同,不能进行比较,没有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隽海生,未经隽海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