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藻优势生长的水体生物净化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4786.2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江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蔚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优势 生长 水体 生物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生物净化处理装置,属于污水、景观水体的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为解决污水净化处理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提高景观水体的能见度,增加水体溶解氧,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本发明提供能保持附着藻类对比浮游藻类的生态竞争优势的水体生物净化装置。其包括:优选培育的附着藻、附着藻生长基质、固定结构。所述附着藻及其生长基质能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从水中逸出,以此维持附着藻类对比浮游藻类的生态竞争优势,抑制浮游藻类生长,保持水体较高的能见度。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太阳能生产,不消耗额外能源,可直接就水体安装,无须额外占用场地,包装、运输、存储、安装、使用、维护简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生物净化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富营养水、景观水体的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养殖生产污水及江河湖泊中的水体富营养化是水污染最严重的普遍问题,使得水体中蓝藻水华频繁发生,给湖泊河流的水体功能与生态系统造成紊乱和伤害。
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蓝藻水华的生态灾害发生,较为常用的方法是生物净化法,其中有氧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多采用机械曝气增加污水溶氧量促进微生物生长从而固化水中有害物质,但是机械曝气法的溶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
对景观水体的处理通常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达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的目的,但是也存在较多缺点:沉水植物培植、生长控制和收割都比较困难;如果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浮游生物会遮挡光线,沉水植物就会失去生长条件;水面植物如水葫芦、浮萍、莲藕等虽然对降低氮磷含量有效,但光合作用是在水上进行,氧气直接进入空气中,植物根茎在水下消耗氧气,仍然会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水生植物腐烂时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
在水产养殖的水体中,人们通过培养适量的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养殖的生物成长需要,同时浮游藻类也为水产生物提供食物。由于浮游藻类靠近水面的部分获得更充足的阳光,表层水体超过饱和溶氧量时,氧气从水面逸出,而深层水体因光照和浮游藻类不足而导致溶氧量很低,因此形成水体溶氧量分层现象,不利于提高养殖密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污水净化处理的难题,提高景观水体的能见度,并在水产养殖水体中保持较深水层的适当溶氧量,本发明提供能保持附着藻类对比浮游藻类的生态竞争优势的水体生物净化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附着藻优势生长的水体生物净化装置,包括优选培育的附着藻,附着藻生长基质材料和固定结构。其特征是:优选培育的以刚毛藻为优势种的附着藻,附着生长在多孔、疏松或表面粗糙的生长基质上,所述附着藻生长基质具有可以保持在水体中的固定结构。
附着藻类多属于高等藻类植物,其体内所含有的叶绿素与高等植物相同,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比蓝藻等一些只含叶绿素a的浮游藻类,附着藻光合作用效率更高。
与常见的沉水植物净化处理技术相比,沉水植物主要吸收水底淤泥的营养,本发明的水体生物净化装置中的附着藻能直接吸收更多的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和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因此对富营养化的污水净化处理效率更高。
与常见的水面植物净化处理方法相比,水面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直接进入到空气中,其根部反而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本发明的装置中的附着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直接释放到水体中,水体的溶解氧充足是净化处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本发明的装置对污水的净化处理效率更高。
与浮游藻类具有生长优势的水体相比,在本发明的装置中附着藻类具有优势的水体中,水体具有较高的能见度,光线能透射到较深层的水中,通过附着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水体溶解氧更多、更均匀。对污水净化处理和水产生物生长更加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蔚,未经江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4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