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3640.6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G01H17/00;G01P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余文祥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梁柱 节点 施工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其步骤为:将至少8个加速传感器均布于预制梁两端端部至1/4区域内,通过力锤敲击法敲击预制梁除1/2点和1/4点外任一点,通过动态测试分析仪采集任一加速传感器的加速度信号和力锤的力脉冲信号,采集得到二阶测试频率f2测,分析得到二阶振型φ2(x)。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出梁的二阶计算频率f2计。判断ε1<f2测/f2计<ε2,若是,则说明施工质量合格,否则执行下一步,判断点的二阶振型曲率δ(x)是否沿预制梁长度方向单调下降,若是,则说明施工质量不合格,否则执行下一步,判断若是,则说明施工质量合格,否则施工质量不合格,本发明识别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装配式混凝 土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结构是采用工厂化生产结构构件,现场安装、连接,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从形式上最明显区别是,构件分割预制造成的 拼缝处混凝土不连续和钢筋截断,节点的连接质量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 的受力影响极为关键。
我国对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要求是:达到与现浇结构同等性能。目前常用 的方法是套筒灌浆法浆锚法,这两种连接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的受力试验中, 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所以连接节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测成为装配式建 筑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工程中针对这两种连接方式均无简便准确的施工质 量检测方法。
目前已有的检测手段有以下几种:
(1)预埋钢筋拔出法
在套筒上预留小孔,将钢筋预先放置在套筒的小孔中,待灌浆料达到一 定强度后,拔出钢筋,根据拔出力判断灌浆的密实度。
(2)超声波检测法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在结构的一个表面利用发射器激发超声波, 超声波经过混凝土传播到另一端的接收器,接收系统记录超声波在混凝土结 构传播中的变化波动特性。当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空洞或者不密实区域,超 声波会出现反射、折射、散射等,导致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路径发生变化, 利用首波的声时、频率和波形畸变的特征,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质量情况。
(3)冲击回波法
冲击回波法是利用击振器在被测构件的混凝土表面击打,产生的纵波被 感应器接收,得到频谱曲线,通过被测混凝土和缺陷处阻抗的差异,对频谱 图中的振幅、相位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缺陷情况,该种方法曾被列 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现场检测方法之一,解决了超声波法两面布设传感器的 不足。
(4)超声层析成像(超声CT)法
超声CT的理论基础是医学CT成像技术,即通过被测物体外部检测到的 超声波数据重建物体内部(横截面)信息。超声CT采用换能器阵列技术,阵列 中每个传感器依次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采集并记录每条超声波的声学参 数,通过合成孔径聚焦技术建立混凝土内部的3D影像和2D断面影像[20]。
(5)X射线工业CT技术
X射线工业CT技术基本原理是依据辐射在物体中的衰减规律同物质的性 质有关,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X射线在被检测物体中的分布情况及衰减规律, 就有可能由探测器获得物体内部的详细信息,最后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像 重建技术,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研究结果显示,X射线工业CT技术能够反 映套筒内部灌浆饱满度的真实情况。
(6)阻尼振动传感器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