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差速器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3350.1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A.G.霍姆斯;J.R.利特菲尔德;B.M.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F16H48/38;F16H57/08;F16H5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刘茜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差速器 驱动 系统 | ||
一种差速器驱动系统包括:电动马达,其用于产生电动马达扭矩;以及输入行星齿轮组,其操作性地连接到电动马达以接收电动马达扭矩。输入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第一构件接收电动马达扭矩,第二构件响应于电动马达扭矩而沿第一旋转方向提供第一输入扭矩,并且第三构件响应于电动马达扭矩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提供第二输入扭矩。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组,该第一输出齿轮组操作性地连接到输入行星齿轮组并响应于第一输入扭矩来提供第一输出扭矩。该系统附加地包括第二输出齿轮组,该第二输出齿轮组操作性地连接到输入行星齿轮组并响应于第二输入扭矩来提供第二输出扭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星差速器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机动车辆通常被构造为两轮驱动(即,使用单个驱动桥),抑或被构造为具有多个驱动桥。任一类型的车辆均可采用常规的动力总成(其中使用单个发动机来推进车辆)、电动动力总成(其中使用电动马达来推进车辆)或混合动力总成(其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动力源(诸如,内燃发动机和电动马达)来完成相同的任务。
多驱动桥(诸如,全轮驱动)型混合动力车辆可使用中心差速器以在车辆的驱动桥之间分配扭矩。附加地,多驱动桥混合动力车辆可具有分桥式构造。在这种车辆中,设置了独立的动力源(诸如,内燃发动机和电动马达),以为操作性地连接到相应动力源的各个车辆驱动桥独立地提供动力,因此产生按需的多驱动桥推进。在采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的这种分桥式混合动力车辆中,在发动机关闭的同时,电动马达可能够经由相应的桥来推进车辆。
每个动力桥通常包括具有差速器的最终驱动组件,该差速器允许相对侧(即,左侧和右侧)的从动轮在车辆进行转弯时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具体地,差速器允许在向从动轮中的每一者施加近似相等的扭矩的同时围绕转弯弯道的外侧行进的从动轮比围绕转弯弯道的内侧行进的从动轮滚动得更远和更快。一个从动轮的速度增加通过另一从动轮的速度减小而得到平衡,同时两个从动轮的平均速度等于将动力源连接到差速器的驱动轴的输入转速。
发明内容
一种差速器驱动系统包括:电动马达,其被构造成产生电动马达扭矩;以及输入行星齿轮组,其操作性地连接到电动马达以接收电动马达扭矩。输入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第一构件被构造成接收电动马达扭矩,第二构件被构造成响应于电动马达扭矩而沿第一旋转方向提供第一输入扭矩,并且第三构件被构造成响应于电动马达扭矩而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提供第二输入扭矩。差速器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组,第一输出齿轮组操作性地连接到输入行星齿轮组并且被构造成响应于第一输入扭矩来提供第一输出扭矩。差速器驱动系统附加地包括第二输出齿轮组,第二输出齿轮组操作性地连接到输入行星齿轮组并且被构造成响应于第二输入扭矩来提供第二输出扭矩。
差速器驱动系统还可包括差速器壳体。电动马达可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可固定到差速器壳体,并且转子可经由套筒轴直接连接到输入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在这种实施例中,输入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中的一者可经由中心轴直接连接到第二输出齿轮组,该中心轴同轴地延伸穿过套筒轴。
输入行星齿轮组可以是复合齿轮组,其附加地具有第四构件以及第一组小齿轮和第二组小齿轮。在这种实施例中,复合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可以是与第一组小齿轮啮合的第一太阳齿轮;复合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可以是行星架;复合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可以是与第二组小齿轮啮合的第二太阳齿轮;并且复合齿轮组的第四构件可以是环形齿轮。第一太阳齿轮可被构造成接收电动马达扭矩,并且第二太阳齿轮可被构造成将第一输入扭矩提供给第一输出齿轮组。
该差速器驱动系统可附加地包括输入制动器,该输入制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将输入行星齿轮组的构件中的一者接地到差速器壳体。
输入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可以是太阳齿轮,输入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可以是行星架,并且输入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可以是环形齿轮。
输入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可直接连接到第二输出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