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3339.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阳;黄学兵;张如义;杨丽凤;刘丹;段毅;陈艾萌;叶霖松;陈佑才;周军;唐辉;江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市黄金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25;A01C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玉珠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吴茱萸 丹参 套种 种植 方法 | ||
1.一种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选择:选择地势向阳的斜坡地,土壤深厚疏松,土质肥沃,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2)整地:将上述壤土深翻暴晒,共暴晒2-3天即可,碎土耙平,作成高畦,所述高畦两边起排水沟;
(3)品种选择:吴茱萸为中花吴茱萸,吴茱萸高度为2.4m-2.6m,遮阴率为70-90%,所述套种丹参为“中江丹参”;
(4)吴茱萸种植:所述吴茱萸的栽植规格为株行距2m*3m,种植在所述高畦中间;
(5)丹参种植:在所述吴茱萸树冠两边高畦覆盖黑色地膜后,打孔沿线两边呈线性种植丹参,采用分根繁殖方法,作种用的种根应选择直径0.7-1厘米,健壮、无病虫,皮色红的根为好,细根作种生长不良,根条小,产量低,不宜作种用,通常选用根条中、上段萌芽力强的部分作种,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厘米的节段,每穴放入根段1~2小段,边珊边栽,立放,使上端保持向上,平放也可以,但不宜倒置,覆土约3厘米,每亩地用种根25~40千克;
(6)除草与施肥:吴茱萸定植后至封行前进行中耕除草,在一年生幼树新稍抽发前施氮肥,小雨天撒施尿素,冬季结合清园沟施有机肥,两年以上结果树每年施肥两次,早春萌芽前施萌芽肥,采果后施有机肥,沿树冠滴水线外缘开沟施入并覆土,在封垄前,结合追肥1-2次,封垄后要及时清除杂草;
(7)肥水管理:保持排灌沟渠的畅通,若天旱,及时浇水;
(8)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生长期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9)丹参收获:按照丹参收获季节及时收获;
(10)吴茱萸收获:按照吴茱萸收获季节及时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步骤中,所述的高畦宽为3米,所述排水沟的尺寸为0.2米宽、0.4米深,所述基肥为每亩2000-3000KG有机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种植步骤中,在种植丹参时,种根选应选择直径0.7-1厘米,健壮、无病虫,皮色红的根为好,细根作种生长不良,根条小,产量低,不宜作种用,通常选用根条中、上段萌芽力强的部分作种,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厘米的节段,每穴放入根段1~2小段,边珊边栽,立放,使上端保持向上,平放也可以,但不宜倒置,覆土约3厘米,每亩地用种根25~40千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与施肥步骤中,所述中耕除草采用5-10cm浅锄作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与施肥步骤中,在一年生幼树新稍抽发前施1次氮肥,小雨天撒施尿素0.1kg/株,冬季结合清园沟施有机肥10kg/株,两年以上结果树每年施肥两次,早春萌芽前施萌芽肥,可施复合肥0.3-0.5kg/株、钙镁磷肥0.5-0.8kg/株、硼砂0.1kg/株,采果后施有机肥10-15kg/株,沿树冠滴水线外缘开沟施入并覆土,丹参前期生长较慢,要及时松土除草,一般在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1-2次,每亩追尿素30kg和复合肥15kg,或磷酸二铵20kg,封垄后要及时清除杂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防治步骤中,在5-6月份成虫活动初期,对树干喷施5%甲维盐10g/亩防治,在6-7月成虫产卵期用硫磺1份、生石灰40份、水40份,涂刷树干,防止成虫产卵,对天牛幼虫蛀孔,使用菊酯类、毒死蜱、吡虫啉等药剂喷入蛀孔,对于蚜虫、蚧壳虫,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防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与丹参套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防治步骤中,对锈病的防治,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氟硅唑·咪鲜胺、烯唑醇等药剂防治,在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喷施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市黄金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市黄金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3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鞋鞋面连续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混汁机榨汁模组